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3月12日宣布,英国将采取“群体免疫”策略对抗本国新冠疫情。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1“群体免疫”
所谓“群体免疫”即一个群体中大部分人有了某种病毒的抗体后,就产生了群体免疫效应,使得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此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搜狗百科]
从病毒寻找中间宿主,传播力越来越弱的情况来说,这是漫长的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相对而言的统计结论。我们不能说站不住脚,但如果反问,仅基于此模型推算而提供政策参考的话说明什么?
(1)等待疫苗或者特效药研发出来。
什么是疫苗?它抑制病毒的机理是什么?研发需要多长时间?
疫苗,是灭毒或者减毒后的病毒。疫苗注射到人体后,它的微弱毒性激发人体的免疫机制,就是产生抗体,从而达到抵抗病毒的效果。什么,疫苗是病毒,这个是不是很恐怖?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在科学实验室进行的疫苗研发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疫苗的灭毒、回收病毒原液、动物活体实验。
疫苗灭毒就是从感染者体内分离病毒样本,通过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使病毒灭活,或者减弱其毒性。这个过程中要保证病毒原来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抗体免疫作用。
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细胞当众才能存活,经过增殖培养后的病毒液富含细胞培养液、血清、细胞及其碎片等其他物质,需要经过纯化鉴定,加入少量辅助试剂后成为疫苗液。
简单说就是分离-减毒、纯化-鉴定、载体-评价之后,最后的临床试验涉及到大量的调查,耗时也最长。
按照来华和钟南山院士交流疫苗研究的美国专家的说法,研究疫苗的周期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更多时间,至少说明这是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事情。
(2)利用中青年不易感染或者感染产生抗体以建立类似“群体免疫屏障”。
这个免疫屏障的建立,不知得付出多少生命的代价。即便按照健康中青年死亡率1%来计算的话。
英国政府曾报告预测:5000万人感染,50万人死亡。截止3月15日,英国政府仅禁止500人以上的大规模集会,但尚未关闭学校。
还有人说这是遵循客观、实事求是啊。英国目睹了全球疫情的蔓延,无论主动被动初期肯定也作了应对。
它发现根本不可能像中国那样有能力组织动员打“抗疫”的人民战争,否则公共医疗资源将面临枯竭或者瘫痪。
“群体免疫”的凶险之处在于相当于不积极防控、治疗,坐等新冠病毒自然死亡。说的再直白一点即是放任。那就是真正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了。
但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逐渐进化出了高级智慧,有了专属于人类的情感模式和道德准则:人道主义。扪心自问,这是他们的最优选择吗?
2执行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英国政府的“执行力”很强。为什么这么说呢?英国出台的delay政策,姑且叫拖延政策吧,有点正话反说的意思,把英国民众吓到呆在家中好采取下一步举措。
民主社会,无法强制,医疗资源又相对有限,如果政府宣布封城或者宵禁,那各种力量都会反对闹事,甚至引发暴乱,它总不会因抗疫影响执政吧。
但这种执行力掩盖不了英国政府无力应对疫情蔓延这个客观事实,至少在态度上不够积极。
其实英国有个优势,退出欧盟后,即非申根国,它可以相对独立施政,比如做好出入境限制。
可它却悲观地认为大势已去,进而退守,想使有限的医疗资源“物尽其用”,这样很可能的结果确是相反,即“退无可退”。
所以说执行力需要强大坚定的信念支撑,越是艰难险境越需要这种必胜信念的力量。如果非说这是因国情不同而采取的一种策略的话,只能说是它风险太高。
3国情
谈到英国国情,我们不得不提他们社会的医疗制度和文化理念。
(1)社会医疗制度
英国的国家社会医保体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是强制性的,全部由税金构成,强调政府控制卫生资源的投入及分配,设区保健是其卫生服务的重点。
简言之,英国全民免费医疗,有人说这不是“吃大锅饭”吗?对,这样反倒更好理解。
财政负担严重导致的结果就是医院运行效率低下,医护质量不高,从而使公众候诊时间长,满意度低,但这是相对而言。
布莱尔执政期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携夫人到英国访问,当晚夫人突患中风,病情危急,救护车45分钟后才抵达,送医院路上行程仅10分钟。
到医院发现抢救需要排队,要等8小时才能进行脑部CT检查,情急之下李光耀求助布莱尔,英国政府出面与医院协调,3小时后李夫人进行了CT扫描。
经过急救李夫人脱离危险,李光耀权衡利弊,决定“冒险”,带夫人乘坐新加坡航空公司航班回国治疗,回国后在中央医院治疗,李夫人病情稳定好转。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英国政府不断对NHS医疗体系进行改革,在坚持公平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效率。
这样的医疗体系在抗疫期间就导致放弃两端(症状轻的和危重的),一端不用管,一端自然淘汰。而我们的医疗体系是极力挽救每一个生命,是“广谱”的。
(2) 文化理念
英国人能提出“群体免疫”不足为奇,他们深知“自然选择”的力量。
历史上英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有“日不落帝国”之称。
18世纪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是一部社会学、经济学著作,
它强调人口必然因为生活资料所限制,从而肯定贫富分化的自然法则和资产私有制的必然性。
虽然“马尔萨斯人口论”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通过对他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开始思考并最终形成了他们对无产阶级的科学认识。
达尔文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启发,获得灵感,最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物种起源》,成为进化论的奠基人。
以自然科学发展为基础的工业和技术革命,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社会高速发展,在人类发展史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所以英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从骨子里崇尚“丛林法则”,这种根深蒂固,渗透在人们行为方式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曾有一个得绝症的人群统计:得了绝症后,多个国家的人生存时间长短的比较,最短的是英国,平均一年多,最长的是中国和日本。
这种自然法则体现在防控疫情上的“群体免疫”就很“正常”了。
结语
世卫组织早已把新冠病毒疫情定性为“全球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我赞同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我更赞同国情文化差异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
虽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复制中国的抗疫模式,但绝对有必要展开全球合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