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迎新班·一年陪伴营十分读书社
穿越先秦||封建社会的终结27/28

穿越先秦||封建社会的终结27/28

作者: 佛晓星辉 | 来源:发表于2022-09-27 21:43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一段《中国通史》很有意思,这一讲说的是“封建社会是如何走向终结的”。

到了西周后期,周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差,最终被迫迁都洛阳,中国历史进入到东周。东周又分成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到了战国后期,诸侯混战,秦灭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那么它是如何走上末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就是战争逻辑变了。

春秋之前的战争,不是以砍死人为目的的,战争的礼仪性大于实用性。但到了春秋中后期,战争变成以杀人为目的了,也正是由于这个战争逻辑的变化,才把中国引向了大一统。

原因在于,春秋末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技术发展,新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打破了过去的社会均衡,封建社会当中的贵族秩序崩塌了。

首先看看周朝贵族之间的礼仪战是怎么打的。

周朝取代商朝之后,给皇亲国戚和有功之臣们分封了领地,他们带着家人、亲兵来到封地进行军事殖民,成为贵族。而封地上的土著居民则成了平民阶层,等级制度就相当突出了。

贵族们是征服者,不能跟平民混为一谈,这种意识也延续到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他们认为战争是很高贵的事情,《左传》里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也就是说只有祭祀和战争才是国家的大事。这么高贵的事情,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参加,平民没资格参战。

二是贵族打仗,比的是谁更符合“礼”的标准,这里所谓的“礼”是“礼仪”的“礼”,是代表着一整套军事秩序。

换句话说,贵族们打仗是有规矩的,贵族间的战争,其礼仪性远远大于实用性。

还记得看古装电视剧里打仗的画面吗?《芈月传》就是这样的。早期的战争就是那样的,几百个大小贵族踢着正步一排排地前进,然后凑到一起了就砍砍杀杀。

所以,这会儿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不大容易导致谁灭掉谁。因为它比的不是谁能砍死更多的人,而是比谁的正步踢得更好,谁更有贵族范儿。

但是,这样一种战争的打法有个前提,就是大家都认同“礼”这套规矩,万一碰上个不懂规矩,或者不按套路出牌的人,那战争的打法就变了,战争就从礼仪性走向实用性了。

你还别说,真有这样胆大妄为的。春秋时代的楚国,因为它不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根本不懂中原的那一套秩序。所以这个土生的政权,它的文化和中原有很大区别,也不大在乎中原的礼仪之类的东西,在地处中原的宋国看来,它只是“蛮夷之邦”

宋国国君宋襄公,血统高贵,是商朝王族的后裔,他也曾号令过一些诸侯,被列入过春秋五霸。

没想到和楚王打仗的时候,楚军直接挥刀就砍,宋襄公被打得大败。

这种事情传染得很快,只要有一家改换打法,那谁家不改就肯定吃大亏。楚国一开了这样的头,各国的底线越降越低,谁也不想被动挨打,战争的实用性开始超越于礼仪性之上。

所以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就是根本没有正义的战争。

虽然底线变了,但是在这个时候战争的规模还是不会特别大。因为这个时期的战争,是只有贵族才能参加,平民还没有被发动参与到战争里来。

最初周天子向下分封诸侯,诸侯到了领地上会建立一个城。随着人口膨胀,一个城可能住不下了,就会建设新的城,诸侯再分封自己的亲戚或者近臣去管理那个城,这就有了次级诸侯,封建社会形成了多级分封的结构。

时间长了,周天子渐渐管不了手下的诸侯们,诸侯成为主角。时间再长一些,诸侯们也管得了手下的次级诸侯了,有些次级诸侯发展得比他的领主还要强大,也就不大尊重领主了,就像领主当年不尊重周天子一样。

这样,诸侯们实际上能发动起来参加战争的人,就是自己这个城里的人,别的人是动员不起来的,所以战争规模不会大。

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技术变迁,一个是铁器与牛耕的出现,提升了平民的劳动效率,平民有余力去开垦自己的私田,甚至索性就从贵族控制的井田上跑路了。

平民越跑越多的后果,就是贵族所控制的井田制就逐渐瓦解了,贵族的力量也逐渐削弱了,君主开始获得相对于贵族的优势。

二是竹简技术普及开来,在周朝前期,文字是祭祀专用的,通过铸鼎的方式向外分发,有文化的人就只能是大贵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开始被刻在一片片竹简上,不仅便于携带,复制的成本也极大降低,知识传播的成本急剧下降,一般的贵族子弟、甚至运气好的普通百姓,都有机会学习文字获得知识了。

这样一来,出现了很多有文化、却无法获得一块封地的贵族子弟,他们就变成游士,到处寻找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的机会。

他们就成了君主们想养的一群可控的自己人。这些人多好用啊,因为他们在本国没有根基,没资本对抗君主;他们的地位尊荣都取决于君主的赏赐,就有动力与君主相配合。所以这些游士就成为依附于君主的私人班底,后来就发展为官僚制。

这个过程在历史上被叫作变法!随着各国陆续变法,各诸侯国内部的旧贵族阶层被一扫而空。

变法之后,君主能决定军功的标准,也就能决定官僚新贵们的地位高低,君主对国家的控制力就变得更强,再没有能够约束君主的力量,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贵族所重视的那种“礼”的秩序崩溃,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秩序就走上了末日。

相关文章

  • 穿越先秦||封建社会的终结27/28

    今天读了一段《中国通史》很有意思,这一讲说的是“封建社会是如何走向终结的”。 到了西周后期,周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差...

  • 一年陪伴营0901 || 先秦史                

    九月主题:“先秦”穿越之旅活动形式设计一份自己的9月28天“先秦史”主题学习/写作计划,自选参考书目、或相关课程,...

  • 20200411 封建社会的终结

    【标题】封建社会的终结 01 起因 周朝实行的分封制,构建了当时的封建社会。 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当贵族间的战争,...

  • 穿越先秦||周族的来历20/28

    周族的祖先早在尧、舜时代已有活动的足迹,经过夏商两朝一千多年的变迁,周族人在艰难曲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 周族,...

  • 穿越先秦||尧舜禅让的美谈02/28

    在司马迁的《史记》和《二十四史》中,均有对“尧禅让天下与舜”的记载,把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存在的这种禅让制度作为美谈流...

  • 穿越先秦||商族的起源11/28

    在五帝时期,夏、商、周三个部落是天下最有影响力的三架马车,商在东,周在西,夏居其中。 大禹治水成功后,理所当然地继...

  • 穿越先秦||少康中兴08/28

    后羿的晚年也重蹈太康覆辙,贪图享乐,把政务交亲信寒浞打理,不管理国家大事,后被寒浞所杀,夺了政权,自己作王。 寒浞...

  • 穿越先秦||盘庚迁殷14/28

    商朝的历史到了盘庚这里就进入了商代的晚期。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子孙,他是商王祖丁的儿子。盘庚的哥哥阳甲当了七年商王去...

  • 02. 封建社会的终结

    序言 1. 战争逻辑的转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就是战争逻辑变了。春秋之前的的战争,其实不是以...

  • 穿越到先秦

    除了出土文物,本身文献少的可怜,一不留神穿越回先秦,看看没有皇帝的日子究竟有多逍遥。“哎呀,小女子不想回现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穿越先秦||封建社会的终结27/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qh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