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来三亚度假,入住海棠湾一家五星级酒店。次日早晨九点多来到酒店多功能厅用早餐,赶上用餐高峰,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终于,轮到自己,被临时安排在靠门的角落里坐下。待自己起身去餐台捡取食物时,人已经开始越来越多。按照惯例,先来到面包餐台,准备取法棍面包当早餐主食。还没靠近餐台,就见眼前一位50几岁的大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起一个法棍面包,并用手从中生硬掰断,留一段在餐台,另外一段放在餐盘内,扬长而去。
由于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对剩下的半段面包再无食欲,随便捡了两个牛角包回去,匆匆用完早餐。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却从未有人觉得,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却映衬出一个人最深处的素养。
吃饭是每个人生活的基本。在一日三餐的细节里,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也暴露着一个人的教养。
1、安静的吃饭是个人修养的基本
驻派英国多年,现已被调遣回国的同学小艾跟我一见面就大吐苦水,在工作生活多年的她已经完全不习惯国内的环境。跟国外生活相比,最不习惯的地方就是在国内,任何一家餐厅吃饭,都很吵闹。中国人太喜欢在用餐过程中大声讲话聊天,小朋友在餐厅里追跑打闹也不会被大人阻止。她因此而无比困扰,一度不愿意在外面吃饭。
其实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就有云:食不语,寝不言。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时时处处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行不逾礼。在他看来,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是个人修养的基本。
吃饭,应该是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必须坐在餐桌前来完成,必须在安静的过程中完成。这样才能聆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让味蕾全面开放,从而体会到食物带来的美好享受。
2、照顾他人的感受是一种有风度的行为
同事小彬有一个习惯,每次部门同事聚餐,他都专挑自己爱吃的菜放在碗里。无论那道菜隔他有多远,都只见他筷子飞舞,越过自己眼前的盘碟,直奔自己的最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夹到自己碗里。又或者看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便把眼睛掉进盘子里来回的扒拉,直到挑完为止。害得挨着他的同事不知道如何下筷,等他吃完时盘中已经所剩无几。这样反复几次,大家出去吃饭便不再喜欢叫他。
一人吃饭看的是个人习惯,一众人吃饭看的是家庭教养。在吃饭过程中,时刻考虑他人的感受,为远在对面的客人夹菜,为年长的客人斟茶布菜,等主人动筷的时候再动筷,不轻易到别人面前的餐盘里夹东西。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尽力做到周全,不失是一种体面而有风度的行为。
3、善待食物是对食物最基本的尊重
今天在朋友圈读到一篇文章,有家人外出度假在酒店吃自助餐,因为小朋友想吃煮鸡蛋,妈妈起身去餐盘拿的时候,发现一个年轻女孩子,把盘里的煮鸡蛋一次性全部拿走了,最后不得已,小朋友实在太想吃了,妈妈就鼓励小朋友去跟姐姐要,虽然女孩最后匀给小朋友一个鸡蛋,听起来皆大欢喜。
不过,这种不考虑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一次性拿那么多食物到盘里,是对食物的浪费。无论浪费的食物是否珍贵,都是对食物的不尊重。
善待食物,才是对食物基本的尊重。吃饭时,要有享用食物的感恩,吃时要细嚼慢咽,才能领悟食物的天然真味。
4、不为难他人是对人生的宽容
朋友跟爸爸去餐厅吃饭,因为服务员上菜慢了,被朋友的爸爸大骂一通,声音超大,整个餐厅特安静,就听他爸一个人骂人的声音。搞得那个朋友很不好意思,低头如坐针毡般吃完那顿饭。用她的话描述,她当时觉得好丢脸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素质体现在他对服务员的态度。你怎么对待服务员,反映的不仅是礼貌和教养,还有情商。
一位心理专家曾在文章中写道,对服务员一味地指责和威胁可能会让上菜速度变得更慢。鼓励和赞美对任何人都有效。这时你展现给他人的,是轻松化解事情的能力。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品一行,当思表率于人。好的素养不仅是个人品德的表现,更是文明传承的基本。别让自己的行为成为下一代效仿的对象。
从这一代开始,不做品行贫瘠的富人,要做精神富足的贵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