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旅:当文明遇见文明时,我们……

作者: 平凡女子liz | 来源:发表于2024-01-08 20:57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当当网)

    在今天,世界各个地方都已经不再是孤独的存在,通讯、网络、科技等因素的发展,快速地把世界融合成一个整体。

    这便使得,多年以前那种分散的,不了解的态势变得融合与紧密。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事物发展的结果,多年以前并不是这样子的。

    就如英国作家E.M.福斯特笔下的这本《印度之旅》,作者想通过这部小说表现整个宇宙视觉之下的人类困境,其中便包括了曾经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历史下,当英国人踏足印度这片土地时,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碰撞的火花。

    当来自英国的奎斯特德小姐与摩尔夫人来到印度,并与印度的阿齐兹医生成为朋友,然而,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文化教养下,是否真的能够抛开世俗的成见,成为真正的朋友呢?

    其实,别说是两个国家的人彼此之间的相互认识,就连最普通的两个人之间,两个地区之间的人想要真正地成为彼此的朋友,也是需要一定的磨合过程的。因此,我们从奎斯特德小姐与阿齐兹医生的认识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是文明的碰撞,人类心里的想法,以及是否有办法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的探索。

    (图片来源:当当网)

    01 我们都觉得,我们是正确的一方

    当我们在看《清真寺》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其实印象最深的便是来自印度当地人面对到此的英国人的心态,以及来到印度的英国人看到印度人的心理。或许一些内容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但是,在当时就是天大的事情。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不同的信仰与原则,注定了我们每个人对于另一个人来说是不同的。有的人坚持他们信仰的是上帝,有的人信仰的则是神明。就像我们每个单独的个体都有属于各自的原生家庭。

    当所有的一切都处在平行的两条线上时,或许这一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旦双方开始产生交集,注定是要分个谁是谁非的。

    就如阿齐兹医生在面对来自英国的长官时,他选择不争辩是因为当下的环境对他来说,争辩无意义。但是在内心深处,他是十分排斥这群人的到来,甚至于与他们的交往的。

    嘴上虽然不说,但是行动最是诚实。因此,我们看到,当他受到英国长官的召见时,他做了很多表面上是为了更好地见面,其实是为了拖延时间的事情,比如,刷个牙,收拾一下仪容仪表等。

    等到了约定地方,却被告知对方不曾约见他。所以骂骂咧咧的,最后采用给英国人门房小费的方式来获取消息,因为他觉得门房这么为难他就是因为他没给小费。虽然最终还是被告知,长官没有召见,但是却获得了留言的机会。因此,阿齐兹在心中记下了,有钱就好办事的规则。

    同样的,对于从英国来的人也是如此。他觉得他们是来统治印度的,因此并没有想跟他们成为朋友的打算。甚至觉得,印度人在他们看来,是跟他们不是同一个等级的。

    书中讲述的虽然是两种文明的碰撞,但其实想想,我们和陌生人之间不也正是如此吗?两个不熟的人,非得在同一个场景下有所交集,对于彼此也没有绝对的好感。当彼此双方发表意见的时候,我们出于对自身观点的维护,谁不认为自己都是正确的一方。

    因此,分歧的存在其实是非常普遍的,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理由,也无法避免。只因我们存在的环境是不同的。

    (图片来源:当当网)

    02 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例外存在

    当然,这世间还是有例外存在的。比如我们常说的“一见如故”,或许有一些人之间,他们的相知相识是可以超越那些原本就存在的界限的。

    就如书中的阿齐兹第一次见到摩尔夫人的时候,虽说他对英国人是有意见的人,但是当他看到摩尔夫人进入清真寺的时候,居然懂得脱掉鞋子这个礼仪,他瞬间便下了一个定义,摩尔夫人和他之前见过的那些英国夫人是不一样的。

    所以便开始有跟对方聊天的习惯,同时在聊天的过程中也尝试通过双方的相似之处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人跟人之间何尝不是呢?我们的成长经历让我们无形之中立下了很多规矩,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但是我们也总会遇见那些可以让我们改变规则的人。哪怕这些人在世俗中看来,是不值得结交的。

    就像摩尔夫人的儿子,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依旧对于来到印度这件事,他觉得他只是来工作的,但是他不会跟印度人成为朋友,也一直劝说他的母亲和未婚妻不要和印度人走得太近。

    这样的行为在摩尔夫人看来是无法想象的。毕竟在她的认知中,人与人之间,只要聊得来,能够尊重对方,任何人之间是可以建立友谊的。甚至在与儿子的交流中,她觉得儿子被世俗同化了,早就没了自己的坚持和看法。

    现实的社会又何尝不是呢?有些东西,你觉得是好的,但是在他人看来,却是未必;有些东西,你觉得是不好的,在他人看来,却是视若珍宝的存在。

    所以,这便引发了我们对另一个问题的思考,每当这样的时刻来临时,我们又该如何呢?

    (图片来源:当当网)

    03 信仰?原则?隔阂是否真的可以消除

    成为朋友,建立友谊,是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存在的。是出于对一个人人格,人品的欣赏,或许因为这份偏爱,我们可以抛下很多世俗中的看法。

    比如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不同立场之下小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

    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看,有没有可能真的让这种隔阂消失呢?就拿书中提到的“搭桥晚会”,一般来说,能够称得上晚会的,受邀双方至少是想要彼此认识的,然而,这样的一场晚会,最终让人觉得非常无趣。

    印度的朋友走在一起,英国的朋友走在一起,各自组成一个小团体,就是没法实现相互认识的目的。谁也不主动开口,但是谁都在这个晚会之内。

    所以,有什么意思呢?

    书中描述的故事,它的历史背景恰恰是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史,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有历史层面的因素。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看到同一个问题,在两种文明之中的不同解读,甚至于在法律面前不同评判标准。

    可见,当文明碰见文明,我们要考虑的因素真的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信仰,注定了这些隔阂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因此,我们能做的便是尊重与理解。

    但是,真正要人们做到这两点,也并不简单。所以,我们会看到,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的多民族国家都是奉行这样的政策的。任何人,任何的国家,都不能让对方完全放弃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坚持,唯有尊重才能找到和平相处的道路。

    所以说,这本书为何被称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无冕之王”,是因为他讲的虽然是一个故事,但同时又是在陈述一些我们人类的共同难题,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度之旅:当文明遇见文明时,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ro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