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小时候的年味真是浓郁悠长,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仍是甜甜的。
一进了腊月,孩子们盼年就开始了。小伙伴们聚到一起,只要是说起还有多少天过年,就别提有多兴奋了。

第一个盼的就是腊八,有句话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腊八节到了,一年中伙食最好的时期也就来了,所以孩子们自然是天天盼。

腊八的头天晚上,家家户户用小黄粘米,里面放上大枣做成粥,这就是腊八粥了。米香枣甜,吃起来特别好,父母总是提醒不要吃得过多。现在的腊八粥,都不及我小时候喝的小黄粘米红枣粥,那久远的味道已经融入到了我的血脉中。

第二个盼的就是杀猪,那时候农家每户都养一口猪,都喂的肥肥的,就为全家过年食用。如果哪一户农家没有杀猪,好像年味就淡了很多,最不高兴的当然是孩子了。

那时候每家养的猪都没有饲料吃,全是喂谷糠,野菜,少量玉米,但肉质细腻,肉香四溢。用家乡地道的干白菜加上猪肉炖上一大锅,不需要特殊的香料,那味道简直是棒极了!现在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炖出来的杀猪菜,都不是那种诱人的味道。

第三个盼的就是过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这天。北方的农村,小年这天也非常热闹,家家要放一些鞭炮,最令孩子们高兴的是小年必须吃饺子。

那时候包饺子的面是纯绿色的小麦面,虽说不十分白,但吃起来口感特别好,饺子馅一般都是纯猪肉和肉酸菜两种。农家的这种饺子馅拌起来非常简单,不用太多的佐料,只用大酱葱花,保你吃起来没够。那饺子的味道,至今回想起来还垂涎欲滴。

要说最盼的就是过大年三十了,北方的农家在这一天是最热闹的了。家家户户要贴春联,粘挂钱,中午炒上一大桌菜,斟上农家自酿的纯粮酒,全家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这一天孩子们当然是最高兴的了,他们都穿上新衣服,男孩最喜放鞭炮,女娃乐系红头绳。
除夕之夜,农家虽然没有华灯竞放,但小伙伴们手提小红灯笼,点上蜡烛,结伴玩耍,这也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

除夕夜发鞭,是每家每户的重头戏,意寓辞旧迎新,吉祥顺利;这时候,大人孩子都不能睡觉,意寓新的一年身体健康。鞭炮响过之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拜完年后,又吃起了香喷喷的年夜饭。那种仪式感总是带有朴实真挚的情愫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最使人感动和留恋,虽过去了数十年仍历历在目。

一弹指顷,那久远的年味,时时漂浮在脑海里。一家人朴素的话语,知足的神情,简单的日子,细细品味,全是幸福的味道。在记忆的年味里,有我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的祝福,对美好的期盼。

生活中的各种味道,有的是用舌头尝出来的,有的是用鼻子闻出来的,而那久远的年味,是我用心灵感受出来的,一生都难以忘怀。


原创(zhangxue)
转载需经作者同意,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