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8,是我的咕咚APP上2020年11月3日显示的健步数字。除了在石家庄市内的步数,剩下的就是在西柏坡留下的11000余步。
当暮秋的脚步还在江南的山间犹豫不前、左右为难之时,北方的深秋却以浓烈的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西柏坡,悬铃木用金色描绘蔚蓝的天空,又偕同温暖的阳光拥抱深沉的大地。
老师图片从停车场走向红色景区的纵深,刻有村名的巨石依山临水,山是原来的山,水却是解放之后在滹沱河上修建的岗南水库。在曾经的西柏坡中共中央遗址上,此时秋阳映照,波光粼粼,山岚环抱的水面向无尽的山外延伸。
老师图片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东渡黄河,移驻西柏坡,在此指挥了决定解放战争走向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迎来新中国的曙光,因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沿着道路步行来到主景区,从原址搬迁过来复原的中共中央旧址向人们充分展示了当时的原貌。
跟着导游的步伐,人们开始探访革命圣地,重温红色记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均是租用老百姓的民房,土坯房屋简单朴素,木椅子、旧桌子,木板床、破被褥……
驻足毛泽东旧居的院落,梨树下的一个石磨盘静待人们探寻。磨盘旁曾留下党中央五大书记讨论天下大事、研究作战方案的身影,留下了毛主席思考、决策时的脚步。因此说,磨盘就是毛主席的第二张“办公桌”。
为防止敌人飞机轰炸,西柏坡防空洞贯通几位领导人的院落。穿过阴暗的防空洞向北,即是旧址的后院,是朱德曾经居住的地方。
相比前院的土坯房,陕北窑洞式的朱德旧居结构扎实霸气,室内却是同样的整洁质朴。在会客室里,金属的一桌两椅同毛泽东、周恩来旧居里的牛皮转椅一样,与室内并不相符,可作为战利品,它们正无声地向人们宣告孟良崮战役和石家庄战役的胜利。
由四间土房打通的中央军委作战室,两面墙上分别挂着一大一小两张地图,室内简单地布置了三张木桌和一些木椅,墙角的一部老式电话机算是室内唯一的电器。
就是在如此简陋的小屋里,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五大书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简陋的会场整洁、朴素、庄严,两面中国共产党党旗的中间,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
毛主席在这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上,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提出了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两个务必”。以此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走进北平、走进新中国……
咕咚可以计算一个人每天的脚步数量、各时间段的行走速度,也可以保存登山、跑步、骑行等距离,掌握自己每天的行动轨迹,是现在几乎每个人都会下载的运动软件。
如今,咕咚记录下我走进小小的西柏坡、探访革命圣地的轨迹,仅仅一万余步。
而假如,在1948年的那个时候也有咕咚,从主席的办公桌前到石磨旁,从作战室的军事地图到电话之间,从院落的梨树下到滹沱河畔……从西柏坡到进北平,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们各自会记录下多少数字?
再假如,历史往前,在延安时、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在反围剿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有了咕咚,到走向新中国,他们的咕咚上又会记下怎样的数字?
然而,所有的假如也只是假如,他们走过的脚步,山川知道,河流记得,人民心中有数,中国历史承载。
站在西柏坡,山岚无言,静水不语;秋阳喷泻,树梢熔金。灿灿树叶不时风中颔首,却道:金色好个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