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天泉证道

王阳明天泉证道

作者: 培训师谢良清 | 来源:发表于2022-04-20 17:30 被阅读0次

阳明二生,钱德洪(功夫),王汝中(灵性)。王阳明56岁出发征伐前夕,两位学生辩论不通,请教阳明先生,才有了天泉证道一席话。

王汝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钱德洪:此意如何?

王汝中: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钱德洪:四句教说的是心之本体虽无善恶,但人有习气,便于善恶之分,因此要通过“致知”和“格物”来修行,为善去恶,恢复心之本体。

是日,天泉桥,三人围坐而论。

王阳明: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

①我这里接人,有两种,利根之人和中人之资。

②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起俱透了。

③人生在世,不免有习气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待到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

④王汝中之见,乃是利根之人所用。钱德洪之见,乃是中人所用。

⑤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上各有未尽。

解读:

王汝中之见犹如佛家顿宗,六祖慧能灵性之人。钱德洪之见犹如佛家渐宗,五祖大弟子神秀次第修行之人。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这是大多数凡人修行的可见路径,次第修行之功夫。人在世上,需修行。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一朝顿悟,世间少有。人已超俗,何须修行。

相关文章

  • 王阳明天泉证道

    阳明二生,钱德洪(功夫),王汝中(灵性)。王阳明56岁出发征伐前夕,两位学生辩论不通,请教阳明先生,才有了天泉证道...

  • 天泉证道

    王阳明最后将他所悟到的那些道理,其实最后用四句话表达了出来,其实也就是致良知,而那四句话也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

  • 8月10日学习钱德洪录,主题天泉证道,

    今日学习钱德洪录,主题天泉证道,思考:企业治理,心法安在?天泉证道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

  • 【5/7诚意正心】格物致知

    早上重温阳明心学,希望从中找到内心的力量。看到四句教时颇有感悟。 王阳明天泉证道有四句教: “无善无恶...

  • 王阳明“天泉证道”悟出的四句话

    王阳明“天泉证道”悟出四句话分别是: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

  • 天泉证道.严滩问答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泉...

  • 王阳明临终前,终于道出了心学的最后秘密!

    阳明先生晚年,跟他的学生之间发生过一次名载史册的交谈,被称为“天泉证道”。在天泉桥上,他与学生就心学的最后问题进行...

  • 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泉证道 王阳...

  • 天泉证道四句教

    关于阳明心学,还剩最后一个关键点:天泉证道。读了几遍,不太明白,先把大体纲要捋一下,容我多读几回书,以备后补。 王...

  • 四句教:天泉证道

    作为明朝时期的大儒,王阳明曾经有这么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天泉证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gv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