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8|杂谈: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
迟到千年/2022.7.10
炎热的夏天,抵挡不住人们的购物欲望,八达岭奥莱人潮汹涌。
趁着玩子妈妈带着玩子和奶奶,与她的两位表妹一起购物,我独自溜达到奢侈品牌区域的一处阴凉地儿,坐在一处长椅上划拉着看手机,享受短暂的自由时光。
正当我看手机兴致高涨之时,一个在地上自由爬行的孩子映入了我的眼帘。他是一位不到一岁的小男孩,穿着连体服,戴着一对护膝,时而爬行一会儿,时而用手指扣一扣地砖的缝隙,时而坐起身来看看身边的大人。
孩子的这一举动,吸引着周围的人们围观,大家纷纷赞扬和议论着这位小家伙。一位路过我身边的爸爸对拉着他手的女儿说:“你小时候也是这样到处爬来爬去长大的。”
小男孩的身边有他的妈妈、奶奶,还有一位阿姨。她们任由孩子在人流穿梭的地面上自由地爬来爬去,未曾要求和引导着孩子的行进方向,更没有制止孩子的行为。
看到这一幕,我有些感动,心里默默地为他的父母点赞。他的父母,懂得尊重他的成长规律,没有因为外面的地脏而不让他爬。
感动之余,我思考着如果换作是玩子,我会让他这样做吗?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玩子学习爬行经历过好几个“漫长”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单手匍匐像虫子般龟速向前蠕动着,像极了儿童绘本中画的毛毛虫。第二个阶段,两手交替着单手匍匐爬行前进,如同军训时教官教授的匍匐前进动作。第三个阶段,拱着屁股标准动作地爬行前进。前两个阶段持续了好几个月,第三个阶段却非常短暂,没多久就学会了走路。
学会爬行的技能,比起同龄的孩子,他也晚了好几个月。在他学习爬行的过程中,客厅和卧室是他经常光临之地。但我们确实没有让玩子在户外的地上,像看到的这位小男孩一样如此的爬行。我想如果玩子当时具备了正常爬行的能力,我们也可能会像这位小男孩妈妈一样,让他于人群中自由地爬行,不受约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是我不得不做的事情。如何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有两件事情,我不妨思考一下。
当玩子正在努力地学习某项技能之时,我是否尊重他,让他充分地做了?在他做的过程中,我是否有打扰到他?
就像这位小男孩,他正处于学习爬行技能的阶段,他的爬行诉求被充分地尊重和满足,在他爬行的过程中,他的父母既不打扰也不引导。
就像玩子学习爬楼梯,用手扶住楼梯护栏,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从一楼到三楼短短几十级台阶,就需要十几二十分钟才能够爬上去。如果我嫌他爬得太慢,于是每次都抱着他爬楼梯不给予他机会自己练习,又或是嫌楼梯扶手太脏,不让他扶护栏,我想尽管最终玩子仍然学会了爬楼梯,但却并不是在他感兴趣之时,他爬楼梯的好奇心就被不知不觉地被我破坏了。于我而言,我并没有主动破坏他的好奇心,只是他的表现并不如我所写的一般,没爬几级台阶他就主动要求抱他了。
就像玩子玩着转圈圈的游戏,奶奶让玩子停下来吃一口水果再接着转。于奶奶而言,这是她认为的爱的表现,但于玩子而言,他转圈圈的专注行为就被奶奶一次次地喂水果所打扰了。
当玩子还没有对某项技能感兴趣或有感兴趣的迹象之时,我是否尊重他,允许他暂时没有?我有过分地引导他学习这项技能吗?
就像玩子学习爬行,当他对爬行没有兴趣时,他丝毫不挪动自己的身体,即便我做着爬行的动作引导他,即便我帮助他扶着他的腿推动着向前。
父母的着急丝毫没有作用,反而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这种不安的焦虑情绪。所以,在做过一两次这种行为之后,我们便不再引导玩子如何爬行了,继续等待着他自己的花开。
就像玩子现在还不会正确地使用勺子一样,教过他几次如何正确地拿勺子,但他仍然坚持使用自己的方式。尽管我们有些担忧,但也不想再过度地纠正他这一行为了。也许某天某个场合,他便有了想要自己拿好勺子的意愿,趁着这个机会,再引导教他如何正确使用勺子,他便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使用勺子。所以,我们能够做的,唯有等待他自己的花开。
感谢看到的这位孩子以及他的父母,让我又一次地思考了如何尊重玩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