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 Wu的听课笔记】
在实际销售中,你是否常遇到这种情况:
你已经把产品所有优缺点,都分析给顾客听了,对方还是犹豫不决。
这时该怎么办?
其实,顾客的“犹豫不决”, 很多时候代表着“只差一步,就会同意”。 也就是说,此时,可能你只需轻轻“推”上一把,顾客就会购买。
那么,这最后一“推”,怎样才能让人无法拒绝?
很多人的做法是,直接催促顾客。比如说:
今天不买,以后就没机会了。
这种招数,很难奏效。因为商场里到处都是促销广告,顾客不会只在你家买。
而且,你的态度越急切,就越会让对方觉得有压力,担心做出错误决定,反而会犹豫不决,甚至放弃购买。
所以,不如直接告诉对方:
放心,现在做的决定,你可以随时反悔。
以降低对方的选择压力。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李启明是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由于店内汽车价位比普通家用汽车高,所以生意一直不太好。 但李启明却是店内的销售冠军,成单率一直很高。
这天,店内来了一个看起来很眼熟的顾客。
看到这位顾客,同事王宁走到李启明身边,求助道:
李哥, 帮帮忙,这位顾客都来三、四次了,我们几个都招待过她,每次都要花几个小时,给她介绍车型,回答她各种问题,但到最后她都说要考虑,这回你来接待一下吧。
于是,李启明走上前去,对顾客说:
您好,欢迎光临。
顾客说:
我最近想换一辆车,你帮我介绍一下吧。
李启明没有急着介绍,而是询问道:
您对车型、性能等方面有什么要求吗?
顾客思考了一下,说:
我家有老人有孩子,希望车稍微大一点,安全性能高一点。
听完顾客的要求,李启明将顾客带到了3款车前,介绍道:
这3款车,都比较适合家庭用车,内部宽敞,乘坐舒适。在安全方面,左边这款配有低速自动和后方交叉交通警告,以及车道保持系统。
中间这台,车身在碰撞测试中获得最高分,并配有碰撞警告和自动刹车系统。
右边这款,主要配有自动制动系统,以及事故避免碰撞功能。
您看这几台,是否符合您的要求?
顾客露出满意的表情,说:
这几台看着都还不错,但是我不太确定,哪一台更适合我。
李启明问道:
请问这台车,主要是谁开?
顾客说:
主要是我开。
李启明说:
那我更推荐左边这台,它的整体操作更舒适、省力,适合作为女性常用车。
听完李启明的介绍,顾客仍表现的有些犹豫。
李启明接着说:
看您是真心想要买车,要不我先陪您试驾一次,让您感受下这台车的操作吧。
顾客非常高兴地同意了。于是,李启明拿着车钥匙陪顾客出去试车。
可是, 试车回来,顾客却说:
这台车不错,但我还想再考虑一下,我先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吧。
其他销售人员面面相觑,他们以为,这次销售肯定又失败了。
但只见李启明和顾客说了句“稍等”,便走到一旁打了个电话,然后回来对顾客说:
女士,我看您对这款车十分满意,只不过还不能立刻做决定对吧?
看到顾客点头,李启明接着说:
这里可以给您一个方案,您今天可以先付一点订金,把这辆车先订下来,再回去慢慢思考。以免您考虑的时候,这辆车被别的顾客买走了。
不过您也不用担心,我刚刚和上级申请了下,如果您在一个礼拜内,觉得不想买了,可以随时回来,这笔订金我们都会全额退给您。
您看怎么样?
听了李启明的话,顾客很高兴地付了定金。没想到,不到一个礼拜,这位顾客就来补齐了全款,买下了这台车。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当对方感受到,自己不必付出任何不可挽回的成本时,更愿意立刻做出决策。而只要对方做出了第一步,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万一顾客真的反悔怎么办?但从心理学来说,反悔意味着对方会丧失掉,自己在做选择时,已经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很少会有人真的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