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等一会儿绿灯亮的时候喊我一声。我眯一会儿。“
她在电话的另一边用平静的语气和我说着她刚来到加拿大时的艰难时光。
她说,那时她还在多伦多,和另外一家人合租住在一个二居室的房子里。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带孩子、做饭、学英语和打工。
她说她一直都很努力,在国内的时候就是。
她说她后来拿到了加拿大注册的财务方面的资质,她的工作也稳定下来,收入越来越多,生活也开始渐渐变好。她也住进了自己买的公寓里。后来,她和孩子从多伦多来到了温哥华。
她说她现在在温哥华一家不错的公司里做财务总监,她在温哥华已经买了二套公寓房,一套是自己住,一套出租。
她说她一直都在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她说她的儿子今年被多伦多大学录取了。
她说儿子走了以后她人一下子感到空空的了。她觉得她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她甚至觉得她学习的动力没有了。
她说她曾经和她的一些朋友聊过,但是她们都说你这么优秀了,无论是工作,还是孩子教育,各方面都这么好了,要是还有烦恼的话,那她们还怎么活啊?
她说她找不到人述说她的苦楚。
她流泪了。
她说所以她才会给心理热线打电话,因为我们会听她讲的话,而且因为只是通过声音,这能够让她真实的心绪有一个释放的出口。
她就这样说着,说着。我在电话的另一头听着,偶尔用简短的话语回应着,让她知道这一刻这个世界里有一个人在听着她,在陪伴着她。
补记:
”来温司机“是很多在温哥华的妈妈们戏谑自己的词,意思是来到温哥华后就成了接送孩子的司机。其实,岂止是司机。这边有一批陪读妈妈的群体,一个人在这边带孩子,先生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工作赚钱,只是每年定期飞过来短暂团聚。因为这边的人工费比较高,所以这些妈妈们个个都成了司机、厨师、电工、水工、园丁。而且,因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要亲历亲为,加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个中辛苦只有她们自己最清楚。
我从2017年开始在温哥华的一家公益机构的心理热线做义工。上面的故事是我去年秋天接过的一个妈妈的电话。我被她的辛苦打动,至今难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