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迎着七点多的太阳,走进军校的大门,科代表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他接过我沉重的背包。
从车水马龙的大街走入浓荫蔽日,百花盛开的校园,感觉特别清爽怡人。
“老师好!”
寻声望去是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操场上学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操练,天虽然很热,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但我知道那一刻他们的心如阳光般的明朗,校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走进课室,迎面一阵掌声。
“老师,您还没吃早餐吧?我们给您带早餐了。”尽管我说:“谢谢大家,老师吃过了”,桌子上还是堆着五、六个学员送上来的早餐:牛奶、面包、小笼包、饺子、水果......
“哒哒滴哒......”,随着上课的军号吹响,值班长从座位跑到课室的前面。
“起立!”
只见课室里,几十个身穿军服,个头1米75至1米85,笔直腰杆、大长腿的矫健身影“嗖”的一下站起来。
“稍息,立正!
值班长转身向老师行军礼,“报告:空降组应到40人,实到38人,1人病假,1人站岗,报告完毕,请指示!”
“上课!”
“是!坐下!”
敬礼完毕,值班长回到自己的座位。
这就是我每天早上看到的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三年前由于军校改革整合,将原来的几所军事学校升级为军事学院,除军事和文科专业外的理工科目他们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老师。经介绍我受聘于他们的基础课教学。
他们是按军事专业分组的,由于录取来源不一样,基础也不一样,通俗地说就是起点不太一样,这无疑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
为了更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和生活状况,因人施教,课外有时会和他们聊聊天。
曾经教的一个班,有一半学员来自西藏和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有七、八个学员来自于西藏,听说他们刚来时有“醉氧”反应,以前我只听说过缺氧,没想到氧多了也不行的。
“醉氧”是由于人刚从高原地区低氧环境进入含氧相对高的地区时发生的“氧中毒”现象。由于红细胞仍在高效率的运送氧,就会产生“醉氧”,感觉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晕,就像喝醉酒一样。这也叫“低原反应”,与“高原反应”的感觉差不多吧。看来人的血液循环需要一个相对稳定或缓慢变化的含氧环境。好在他们很快就调整过来了,上课时精神状态良好。
其实任何事都是这样的,过犹不及,恰恰好是最舒服的。
除数学、物理、机械这些基础课和军事专业课之外,他们每天还有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测试达标要求,每天清晨6:30集队,然后进行跑步、游泳、格斗练习,晚上还要长跑训练,另外还有定期进行的军事专业野战实验。
除上课外,学员都按部队的军事化管理。宿舍楼晚上10:30准时关灯,但每一层宿舍楼都有一个会议室是不关灯的,便于学员根据自己的情况晚自习。
每门基础课每个月都要月考。记得有位吴同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第一次月考只考了23分。据其他同学反映,吴同学每天晚上都在会议室看书、做题目到很晚。低年级每个学期都有10门课左右,作业很多,还要预习第二天的课,还要轮流值夜岗。可以想象,像吴同学这样的学员,学习压力还是挺大的。虽然考试不好,然而他并没有气馁,每次见到我都会准备很多问题提问,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在期末考试取得了82分的成绩。
科代表张同学,在期中考试前的几天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动了手术。我去医院看他,安慰说:“好好休息,尽快恢复身体,队里准了假,你可以不参加统一考试的。”
他赶紧说:“我可以参加考试,手术后醒来我就看书复习了,参加考试没问题的,放心吧老师。”
“这几天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还好吧,就是掉了6斤肉,自然减肥,哈哈哈”。
看着他虚弱憔悴仍挂着乐观微笑的脸,我不禁眼泪在眼眶打转,连忙别过身去掩饰。
“给你带了些吃的,多休息,别太累。”
有一次,我上课时说:老师今天喉咙有点......话音未落,一个学员递上了一盒龙角散;过了几天,当我走进课室的时候,又有一个学员递上了一个盒子,“老师,送您个礼物”,我打开一看,竟然是一个智能降温杯,据他们说,因为看到我每次上课总是拿一杯热开水跟矿泉水对着喝。这个智能杯只需将开水倒入摇一摇,当显示合适的温度指示灯亮,就可以喝到既不烫口也不凉的温开水了。
此时此刻,只有深深的感动。
他们没有暑假,我问他们:想不想家,回答:想,但是要服从纪律;问他们:累不累?回答:不累。第一:因为喜欢军队生涯,并以此为荣;第二:他们要努力磨练,使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的重任。
相比地方高校,军校的学生更成熟、自律、不畏困难、刻苦努力。他们年纪轻轻远离家乡,深谙人情冷暖;他们能文能武,本领过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没有花前月下,他们用努力用汗水和伤痛来绽放光彩!他们是明日现代化军队建设的精英!国家的栋柱!
两年半时间,我为能与他们相遇、相处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感觉自己的付出对得起这个无比神圣的讲台;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掌握;和他们送我的这枚宝贵的徽章。
“哒哒滴哒......”
当军号吹响时,我总会看到他们帅气的身影,--心底那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