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213833/7038875b825292ce.jpg)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家可能没看过原话,但可能在某处或某地听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和谁都不亲,当万物为祭祀所扎的草狗,圣人也如此,当百姓为祭祀的草狗,”这是表面的意思。
看过陈鼓应教授注释的道德经,这句话深层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思想的,它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是天和地的师从者,圣人的仁慈和宽恕对众人,也是一样,没有分别心。在一定的规则和环境中,所有人都自行其是,地位平等,发挥自己的天性和自由,追求自己的乐趣和幸福,这就是老子所谓的“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因此,天地对万物不仁才是最大的仁,圣人对百姓不仁也是最大的仁,无为则无不为,不仁则至仁(逆向思维)。最近在熟读《道德经》这本书,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拿来写写。
1.道德经的来历。
其实关于《道德经》这本书的真伪,学者界一直有争论,争论的是历史可有老子这个人吗?这本书可是老子所写吗?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郭店战国楚墓《竹简老子》出土提供了证据,这些都证明了这本书真实存在于春秋战国,但是现在流行的通行本德道经,内容都是真实的吗,打个问号。
楚墓找到的《竹简老子》的原文和现在的通行本,内容上是有差异的,通行本当中有些字是后人加进去的,比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竹简老子》里“有生于无”中的有是没有,是“生于无”,原文是“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因为有考古得新发现,导致很多学者解读的就不对了。——参照熊毅隐士写的《老子要义与诘难》。
这说明《道德经》不是老子一人所写,书中内容有很多后续加入的。
为什么要叫道德经?在这本书中后人找到两个关键字“道”和“德”,可以点名主旨,就用了,后人指周朝后的学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13833/332e3880376c198c.jpg)
2.老子之谜。
关于老子这个人,他在历史中留下的足迹太少,历史典故中记载也少,在司马迁的《史记.韩非子列传》中也只是寥寥几句,姓李名耳,字聃,职位是在周朝做守藏史,放到今天就是国家图使馆馆长的职位,家住河南。
还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孔子惊叹称老子为“其犹龙邪”,老子最后西走关外不知所踪,这就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老子在后世中形象各种各样,成神、皇帝、圣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有实用性,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被汉朝的皇帝接纳,把老子封成神,到了唐朝,李渊为了篡位的正当性,把老子封为皇帝,他们则是老子的后代。
3.现在为什么还要读老子。
第一;这是部经典,流转千年,
第二;书中的上善若水、大器晚成、知止不殆、自胜者强等等句子值得体会和学习。
第三;打开你的格局和见识。
4.如何去读这本书。
有一位神秘作者叫雾满拦江(笔名),他的书都是起这个名字,《我不过低配的人生》是他写的,他在天涯网论坛混迹过,写有诸多名文。他就如何读老子给出了一个方法,就是背,死办法,那些开启心智模式的知识都是反人性的,看不懂就先背下来。
第一步,早背三遍,晚背三遍总共花费时间3个多小时,全文八十一章,五千字不多,很好背,差不多五天就背下来了,有什么理由要本下来呢?
背下来后就在你脑子里,是要应用的,好比网上那么多美貌有聪明的姑娘,可他们不是你的。知识,存贮在你的脑子里,才叫你的,好姑娘,到了你家。。。。也未必就是你的,你还得有魅力、有能力、肯努力,还要加上好人品。
第二步,找本南怀瑾注释的《老子他说》来读,因为整本书都在你脑子里,读释解之书,就会轻松很多又容易。而且释解中有错的地方,你还会一眼辨识出来。
我自己就是按照这个方法去做的,老子是坚持背下来了,《老子他说》的书快递送不过来(疫情原因),先在网上找找其他人注释的版本看看。
人一生读一本到三本经典是必要的,如《论语》、《易经》、《老子》、《庄子》等等,对你有帮助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13833/a5eb550590dcd4a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