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凡齐微课
对于“我”的执念:
我对于我的认识从小就显得不够清晰,在很多场合会夸大对“我”的重视,比如老师让上讲台念作文,或者被点到回答问题,以及长大后作工作汇报,我都会脸红或紧张。
我想这就是过于看重“我”在别人心中的分量,而且高于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本身,所以导致很多时候,我会突然觉得,要是当时我这么说就好了。
后来,更看重“我”的时候,是曾经有暗恋对象的时候,突然很关注一个人,会以为别人也会关注到自己,假装经过或落荒而逃的情形都出现过;甚至到后来谈恋爱、结婚以后,尤其关注自己的对象是不是关注自己。那个时候好像更看重别人是否关注我,而不是我本身是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开始认识“自我”:
作为我这样一个个体来讲,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非常想要开始认识自我呢?思来想去,通过对自己多方面的观察,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性是自己曾经过于情绪化。
有几次因为某些小事情,大动肝火,搞得自己整个人很脆弱,就好像心被掏空了,说话也没有力气。就好像很多人、很多事在跟自己过不去一样。
潜意识里面,又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的人,值得被信任、被关爱、被包容的人。可是凭什么别人已经做到信任我、关爱我、包容我的时候,我还是那样心绪不宁、时常烦躁而不平静呢? 我想这个时候,就是我最想要开始认识自我的时候。
我想要搞清楚这个内在的自我究竟要怎么样,才能感到开心、愉悦、平静、且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为了认识自我,做了哪些努力:
我开始找关于沟通的书,学关于沟通、情绪的课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和《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还有几个人也让我感到不一样,例如李筱yi,这个老师曾经有点大舌头,她开了一堂关于女性成长的课程;例如得到APP的创始人脱不花,原来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她却成为了一位做文化产业的励志人士,她的《沟通的方法》方法很落地,有很强的可学性;例如齐凡齐老师,她更是一位学历低,但在写作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曾经对偶像没有概念,曾经喜欢杨澜,从来没有设想过我可以试着向杨澜的方向靠近,向偶像学习。反而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发现这几位女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喜欢她们身上的勤奋、果决、坚持的品德,以及坚持价值输出的行动。
她们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坚定了方向,做出了成绩。 我试着去分析我喜欢的偶像,去分析我的爱好,去坚持做不需要他人提醒自己就很想做的事情。 时至今日,我总算感受到了自己正在突破自我。
对自己说:
慢就是快。我在12月坚持写了一个月简书以后,休息了一个月,我发现那一个月我要提笔写100个字都难。这个月,当我提起笔,突破第一个1000字的时候,我感到无比的轻松。这,应该就是突破吧。
找到自己的起点,知道自己正走在哪条道路上,有哪些长处,有哪些短板,最想要做的是什么,坚持突破。
22年度年度营第8篇,字数1119,累计10238字【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