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时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老师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境界的确不同。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裕却不骄慢,怎么样呢?感觉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老师说,可以啊。更好的是,贫穷却安贫乐道,富裕而有社会责任感。
言外之意是,没有比较心,贫有贫的独到逍遥,富有富的兼济天下。用平常心,不带面具的本色出演。
你有这样境界吗?唯大英雄能本色。
子贡脑洞大开,说:诗经那句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这个意思吧?
貌似子贡突然觉得自己还要不停的学习,才能缩短与老师的境界距离。贫人富人也要经过修炼以达到这个精神层次。
老师说,哇赛亲爱滴,你可以学诗经了耶,因为告诉你一个道理,就能类推出其它道理来。
一块玉要不停的雕琢切磨,才有价值,否则就是块石头。学习要不停的思索交流探讨,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这些天在写心得,也有同感,看看他人的,看看自己的,再思考一下,虽属雕虫小技,却对自己长进还是有帮助的。
学任何东西,不是在这个东西本身,而在于“告诸往而知来者”,在延伸出来的千变万化中。还是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要躬行。
那为何脑洞大开后可以说诗经了呢?跟诗经有嘛关系呀?《诗经》的意义真有这么大吗?不是民歌吗?
还真不是。
这里的诗,不是风花雪月,不是借物言志,而是当时春秋时期的外交辞令。
摘录如下:
《诗经》在春秋时代被用作外交辞令
探讨《诗经》的性质,需要讲一下中国历史上是怎样用《诗经》的。《诗经》在中国,自它产生以来,超过2500年的历史,它是如何被各时代的人运用的?
先讲跟《诗经》差不多同时的时代,周代的情况。东周历史有春秋、战国之分,春秋人怎么用《诗经》,简直超乎我们的想象。孔子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不学《诗经》,你别跟我开口说话。我当年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吓得战战兢兢,心里想自己真够可怜的,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了。
照这样看来,我们现在全中国十几亿人口,99.9%的人都不要说话了。有几个人敢说自己学过《诗经》啊?《诗经》到底有多少篇?每篇的篇名叫什么?每一篇都怎么讲?全中国有几个人敢拍着胸脯说:“我能讲这个”。孔子为什么要说这样一句话,缘由就在于当时时代的特殊性。
这个“言”和现在讲的“言”不同,不是指一般说话的“言语”的言。这个言是什么意思呢?《论语•先进》有孔门“四科”之说。有人说孔子是中国最早的私立学校的创办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孔子学院”有4个系,有十大优秀毕业生。哪四个系呢?第一“德行”,第二“言语”,第三“政事”,第四“文学”。这个“言语”系,相当于我们现在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与口才系,专修外交辞令。
为什么呢?因为春秋时代的外交,诸侯会盟,两个不同的国家要在一起谈判。那个谈判不像我们现在,两个公司合作签协议,条款都写清楚就可以了。春秋时期的外交,特别注重前面谈判的过程。如果是我们现在谈判,一开口就说,我们俩结盟吧,你借给我三千军队,我明年报答你多少东西,这样就可以了。但在当时却不这样,当时的贵族太有文化,谈判的游戏规则是“赋诗言志”。“赋诗言志”就是两个国家的最高的行政长官,两国首脑或者外交官(当时主要是“三卿”或者“六卿”:大国六卿,小国三卿)代表国家谈判。因为太有文化了,他们有话不好好说,表达的时候,就“赋诗”。“赋诗”,并不是说自己当场写一首诗,或者互相唱和。春秋时代的“赋诗”,有点儿像现在的“点歌”。大家都去过KTV包厢,知道怎样点歌,都有一个歌单,先点好曲目,轮到自己了,放开喉咙唱,就OK了。春秋时代的“赋诗”也是“点歌”性质的,但却不是自己唱,而是有专门的乐工。比如你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不能直接说,你需要点一首《诗经》的作品,让乐工唱出来(或许只是用某种腔调吟诵出来)。听完之后,对方也“赋诗”一首,作为答复,当然也是点一篇《诗经》作品,让乐工唱出来。双方便都心知肚明了。这就是春秋时候的外交习惯,很风雅。
《诗经》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当时外交的辞令。不学《诗经》,你就没有办法跟别人谈判会盟。《左传》里记载了太多的“赋诗言志”,《国语》里也记载了很多。赋诗万一“不类”——意思表达错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一个人掉脑袋是小,搞不好还会导致灭国。赋诗不类,后果不堪设想,会成为国际社会的政治丑闻的。所以《诗经》在春秋那个时代,在贵族社会里,它是何等重要,完全超乎我们现在的想象。(引用原作者:周穆)
嫌贫爱富没有境界是无法做外交的。
by 透明小瓶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