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统编教材将覆盖至三年级。
统编教材与原来的各种版本教材相比有什么异同?
统编教材的特点如何把握?
统编教材的特点如何体现在教学设计中?
统编教材的双线目标如何解读?
统编教材一至三年级的年段目标如何区分?
带着这样的疑惑,这个暑假我自费报名了全国名师朱煜老师的统编教材研修群,通过cctalk平台进行网络学习。结合朱煜老师的讲解和看过的一些文本解读设计方面的书,我把我对统编教材的一些理解和大家一起做个交流,请大家多指正!
统编教材下的语文教学之变与不变在我看来,要变化的是老师对教材、学生还有老师自己的认识。记得我在工作的前五年,现在看来都是浑浑噩噩的教书,拿到一篇课文不去分析,也不知道如何分析解读文本。就是拿着教参开始照本宣科地教。完全忽视了学生,教材,和教师自己这三个关键性的因素。真正要改变的是我们老师自身的思想,自我意识的觉醒。
统编教材下的语文教学之变与不变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20多岁的时候不是去拼命挣钱,而是争取让自己更值钱。让自己更值钱的,很重要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多去外面培训学习,开拓视野。这个暑假,本来打算利用假期好好充电,去外面培训学习,不管是自费还是公费,都想好好充实自己。没想到因为孕吐,又头晕,哪也去不了,躺在床上胃里也翻江倒海般难受,便开始学习网络课程,跟随小语名师朱煜老师研究统编教材,在钉钉群聆听优秀老师的分享,学习点灯人大学整本书课程。身体难受就放在耳边听课不做笔记,身体更舒服些的时候就重新听再做笔记。
统编教材下的语文教学之变与不变这样终于熬过了难熬的日子,现在身体也好了很多,这个暑期读了一些关于教材解读设计方面的书,希望日积月累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增强课堂的设计感。无论教材怎么变化,其实变化的是老师自身,我们会发现,其实不管是以前的人教版教材,还是现在的统编教材,我们身边的一些老师仍然是那样教,没有变化。如果老师自身没有变化,那么孩子也可能没有改变。
我们可以看一下人教版教材和现在的统编教材,实际上统编教材针对于人教版教材还是有很大的改变的,那么同样都是教材,为什么统编教材要进行一个改变,实际上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统编教材更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思维的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方面,统编教材中新成立了快乐读书吧,但是我们当看到这一本统编教材的时候,其实,做为一个教师的角度,我认为很多老师就觉得,我们老师的任务多了,从原来简简单单的三四篇课文到现在的三篇课文之外。
还有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这样的栏目出现,那我原来也是做为教师,当我做为教师的时候,我可能注重于把课本上的东西都要讲,但是当你作为一个教学的研究者的时候,你要把整个统编教材研究过来会发现,我们现在教材注重的是什么,是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去发掘学生能力,指引学生真的去探究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探究阅读中的秘密,然后指引我们单元中如何去解决学生问题,包括现在,统编教材到三年级,单元导读是双线的单元导读,从语文要素到人文素养等等这些方面指引我们,告诉老师们该如何的去进行整个单元的教学,在单元之后该进行怎样的课外阅读,每单元,包括课文中的小泡泡都在告诉我们该教给孩子怎样的学习方法。
比如说春天,为什么有古诗,散文童诗,记叙文等等,这实际上从侧面告诉老师们,同一个主题,可以通过多种体裁来表达,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同主题下的多种体裁,这也是教材改变带给教师思想上的改变,那不变的是教材就是教我们学会语文,积累语文,运用语文,评价语文,鉴赏语文,阅读就是运用和鉴赏的这么一个层次,不管教材怎么改变,语文的宗旨不能改变,这就是我理解到的变与不变。
一、统编教材四个特点
统编教材下的语文教学之变与不变特色一:题材组合,文体组合,综合组合
根据相同的主题与文体放在同一个单元之中。如孝敬父母,童年记忆,祖国山水,这样同一个主题放在一起。
在这方面,朱煜老师提到如果能够根据不同学段的孩子的学情,按语文知识与能力组合进行安排会更加合理,比如将学生划分段落,哪些适合在一二年级?哪些适合在三四年级,通过单根线索排列。
反思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效率低的根本在于,想凭借一节语文课,讲个道理,进行情感熏陶。思想教育不是语文学科的任务,所有学科都需要人文熏陶。工具性讲透了,人文性也就出来了。
特色二: 增加语文学科内容的系统化设计,合理安排总体内容,将选文、活动、知识等有机结合,用少量的课文作示范,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
教科书中的语文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不是显性的。一般随课文或者在活动中学习了解。在练习过程中学习了解一些语文规律与现象。比如:拟人句,只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这样的句式和语文现象,不出现拟人的修辞概念。
读懂比喻句,如何教比喻句,认识一种语言现象,教学生认识比喻背后的情感。
举例:上海《荷兰之花》把防海大堤比喻万里长城一样。万里长城是用来做什么的?防御敌人,建长城是和外族打仗。荷兰人建大堤,敌人是大海,结果他们胜利了,再进一步保住了土地之后,他们拿地做什么呢?养花、种花,海边一片花海。由这一句比喻句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教比喻句不是简单的说把什么比作什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什么。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背后的思想情感。高年级除了了解语言现象,还要体会比喻背后的情感。六年级重点讲了联想,所有的比喻都是联想,包含着情感。如果我们在公开课时这样讲到一点,这样的教学点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所以不可以将课文课上成知识传授课。
统编教材下的语文教学之变与不变特色三:科学地安排语文策略和能力序列,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加大语言表达的比重,达到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的均衡。阅读不是为写作服务,写作也不是为阅读服务,他们是单独成列。
其中最需要掌握的是写事、写人、写物、写景,最难的是写景类的文章。在小学阶段要着重将写事的文章教会。如果学生缺乏语言积累,句子集积累,要写景是很难的。写景的文章很难写,对于成人是这样,对于小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从孩子的学习规律出发,什么年龄段教什么作文。
特色四.:系统化
语文活动以旁比、阅读提示等形式,设计启发式引导性的问题,强调自主性,启发性阅读,初步开展批评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体现阅读理解和阅读反思相结合,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最好的语文活动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寻找错别字,最好与地方文化相接合。
二、结构特点
第一学段:每册8个单元,由识字单元和阅读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主要有课文、语文园地两在部分,语文园地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
三、核心特征
统编教材下的语文教学之变与不变1. 人文与语文双线目标
2. 单独设立习作单元
有专门一个单元用来教习作方法,反映了教学过作过程之中阅读与写作创新。
3. 阅读策略与整本书阅读
4. 单元内部的整合、联系
四、统编教材的教学对策(低年级)
统编教材下的语文教学之变与不变1. 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借鉴了古文的识字方法进行编写。
诵读韵文集中识字,可以应用多种诵读方式。如一年级上册68页《大小多少》
统编教材下的语文教学之变与不变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水果、苹果、动物放在一起集中识字,变换节奏(多种节奏)增加趣味性,如果只是重复读,那就索然无味。通过多节奏反复读,让学生记住这些字。如果规律明显,一定要讲清规律,不要只读,也要写。所有的字都离不开写,一般通过默写来实现的,写字就是记忆,下一节课点评,课堂可以默一默,反复默写。
2.快乐读书吧
重在自读,多作交流。所有的孩子是个天然的阅读者,给他时间给他书,他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二年级的孩子很吵闹,如何让他们安静呢?轻声轻气地对孩子讲话,周围很安静,哪怕真的不爱阅读,他一看周围那么静,他也会安静下来。让孩子自由读,不在乎看懂了多少,在于能否静心地坐下来看。
3.识字加油站
通过课文识字,还剩下一些字,就放在识字加油站,因此在识字加油站中可能没有什么规律,它们是零散的。但老师们需要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去识字。如何设置情境呢?最好能用一句话来说的,借助情境来训练生字,这样就可以训练。多写,多用。
4.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完成目标。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表达习惯。
多叫几个孩子,有一节环节孩子讲得很好了,本该可以结束,还可以多叫几个,一叫就发现有很多问题,课就上得没有流畅。扣住目标,增大训练面,不用太花哨,多少孩子站起来说,40个孩子只有5个孩子站起来那是不够的,至少有一半的孩子站起来发言。老师上课不是作秀,心态就发生了变化。貌似课好看、一气呵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