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咱村地处偏僻。前不通大路,后不着小店。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咱农村人嫁闺女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嫁个好人家。所谓的好人家,在当时形势下,无非是能嫁个靠城市边上的小伙子。这样一来交通便利,二来寻工作稳妥。三来条件不差机遇也多。可怜天下父母心。呵呵,我就不明白了,想当年,怎么阴错阳差地嫁到这荒山野岭来了。常听村中妇女戏言:嫁进来都是土地婆婆,嫁出去的都是妖精。窥见一斑了哈。
自然,今不复昔,农村改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条条大路早己通往罗马。
闲说少说,言归正传。
村虽小,新鲜事特多。
话说,村最西边那张老师一家。按辈分得尊她为奶奶。张奶奶育四女一儿。年近耄耋,按常理早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从五十年前生了这个宝贝疙瘩小伍子后,曾经呢也带给她们一家子巨大的欢乐。那时,张奶奶接二连三地生了几个女儿,盼星星盼月亮,这不,终于盼来个儿子,一家人真是含着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凉了,把个小伍子宠的哟飞上了天。
于是,下面的故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常言道:从小看看,到老一半。这话用在张小伍的身上绝对是真理。
小伍子(疑有不敬之意,按辈得尊他伯)可是,我们这村上的男女老幼,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幼童,都尊此大名。连哑哑学语的襁褓中的娃儿,打老远的见他来,便不由自主兴奋起来,嘴里伊伊哑哑叫个不停“:嘻嘻,小—伍—子”。呵呵,可见此名字的魔力。
听村上老人言:小伍子这孩子打小就浑,逃学,打架,撒谎都少不了他的份,按说也不奇怪,小孩子么难免淘气。可这小伍子做到了极致。 逃学,人家小孩逃几天课,家长教育教育也就罢了,小伍子非十多天不罢休,今天肚子疼,明天头疼,后天脚疼,家长也分不清是非真假,总之是真心疼,最后也是听之任之。人家初中十六岁毕业了,他十八岁还与一群弟弟妹妹在念ABCD,最后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只得辍学回家。打架更是粘皮蚂蟥(方言,犟之意)不占便宜不罢休。撒谎更是了得,为了这,他奶奶几乎和全村人吵了个遍。
不读书了,得找点事干呀。左托关系右托人,好歹把他安排进了工厂。干了不足一月,又不干了,太苦太累。爹娘心疼呀,只得作罢。一个大小伙子,也不能老是赋闲在家吧,找啊找,几年下来,大大小小的工厂不下十几个,没干过半年以上的,其中大半是人家炒了他鱿鱼。无奈,爹娘拿出多年的积蓄,寻思着让他去镇上开个店,我们这小镇以卖羊肉远近闻名。于是,小伍子也开始了卖羊肉。
结果呢,也是可想而知。
其实咱们的小伍子也并非一无是处。
小伍子长得确实不赖。个高挺拔,浓眉大眼。运动员的体魄,模特的身材。
都说男人有钱变坏,这我信!女人为了钱而坏,不尽然。我们的小伍子有钱么?
嘿嘿!可他有女人缘,这不,六年娶了七个老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