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73584/f20737b41eba2e55.jpg)
文/老春(原创)
大语文时代来临,很多人都在给孩子买书,然后陪孩子读书。可是,一些家长在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虽然陪孩子读了不少书,但读过的那些书好多都已经忘记了。
这样的读书,显然就背离了读书的初衷。毕竟,我们陪孩子读书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记住自己都读过些什么书,书里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其中最精彩的内容是什么。
这样,我们才算没有白读。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我想,下面几个方法可以帮到你。
1.画思维导图
近年来流行的思维导图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具。一些学校可能教过学生具体的画法,如果孩子不会,家长也可以买本思维导图的书籍看看,然后教给孩子。
具体说,就是把读过的每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只要一看到思维导图,就能够很快想起书里都讲了些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3584/7459d87205a4856b.jpg)
由于人们对图形的识记兴趣远远高于对文字的识记兴趣,所以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记住很多东西。
2.制作读书卡片
就是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填写一个事先设计好的读书卡片,卡片里记载着书的作者、主要内容,以及精彩语句。只要事后你一看到卡片,就能够立即想起读过的那本书。
下图就是读书卡片的具体样式,可以参照制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3584/64547a5e27820ac6.jpg)
3.复述
复述就是把读过的书用自己的语言讲给别人听。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这项工作,一定要在读完一本书之后立即进行。否则,就会容易遗忘掉大部分内容,使得记忆出现偏差。
4.表演
就是对书中的故事进行情景还原,以角色表演的方式再现。
这种方法孩子最感兴趣,也最愿意配合。
无论采用哪一种办法,家长都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作,比一比谁做得更好,谁的内容更精准,这样才能够不断让孩子获得提高。
如果家长只是监督孩子,而不是和孩子一起动手,那就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兴趣,并且会产生逆反心理。
陪孩子读书,不是要家长光听不读,而是陪着孩子一起读,可以每个人各读一段,然后相互讲述阅读感受,这样坚持下去,孩子才会对读书这件事越来越感兴趣。
当孩子爱上读书的时候,学习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家长也就不必再为孩子的学习操心了。所以,在这件事上,当家长的千万不要偷懒,不要高高在上的只是监管。
把孩子教育好是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现在给孩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即便将来他考不上985、211高校,他的未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未来的时代,考验的是每个人的学习力,学习力好的孩子,才更有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为了孩子,付出再多辛苦也值得,我们一起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