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所有在外漂泊的人,都过得幸福体面。
—题记
平庸一生,不如早日超生。
我书读的少,但是我知道生活不是靠泪水博取同情,而是靠汗水获得掌声。
这世上从来没有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人。要想在人前发一分光,就得在人后付出百倍的努力积蓄热量。你要明白,成功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它承认和奖赏勤劳、努力,漠视和惩罚懒散、消极。
之前一直以为胡适出身名门,靠着前辈的荫蔽才能够满腹学问,看了他的身世经历,知道他从小就开始念古书,四书五经念了九年,在这九年级里这些书塑造了胡适的人格和心性。
虽然那个时候他读了很多古书,做的也是一些古文,但是小说滋养了他的文字,让他的文字更加顺畅,这也是他能够发起白话文运动的一种铺垫吧。
胡适有一个慈母,他的父亲去世后,母亲二十三岁开始守寡,但是母亲却记住了父亲临终的遗言,让胡适读书,读出来。在家乡读了九年书,母亲给先生的年金是最多的,因此先生会一句一句地给胡适解释古文地意思,避免了死记硬背而不知其意的情况,胡适也因此一直有人讲书。
后来胡适去了上海,那个时候他才12岁,进去了梅溪学堂,后又进入澄衷学堂,在这里他接触了先进的现代学科的滋养和刺激,比如英语和数学,在这里他作文的功夫已经初露头角,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严复的《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也被他所接触,因此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适之”。
我觉得故适求学的经历和过程应了那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他受父亲的遗愿的影响,立志读书要读出名堂,在读书这条路上,他潜心相前,所以才成为一个大家。
他当年读了九年古书,包括《大学》《礼仪》等古经,但是还是没有用武之地,但是人生很多时候需要潜心打基础,才能厚积薄发。
胡适读书过程中,对他的世界观地塑造也很明显,在读《资治通鉴》中的范缜的《神灭论》让他由一个有神论者变成了一个无神论者,所以读书有时候就是一种思想的启蒙作用。能够让愚昧无知的人变得有一种思想上的启蒙作用。
胡适的经历还有让我比较感慨的地方,他三岁就没了父亲,十二岁离开母亲去上海求学,以后的岁月里,只有三次回到家乡,他说:
从那以后他就像是一个人在世,在这广漠的人海里,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所以跟胡适比起来,我们似乎比他好很多,我们还有很多亲人朋友,不至于一个人,从这个角度讲,更加佩服胡适。
能成大家,必有非同寻常之处。
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
耐心点,坚强点,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我们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不顾一切的闯劲。真的努力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
人生短短几十年,百年以后,现在所有的事,都是故事。与其在意死后,不如过好眼前。 死后的事咱们管不了,那些帝王将相再伟大,也逃不过被后人人评说的命运。
你失去的太少,渴望的太多,过不好现在,也就过不好一生。
我们做不到崔永元那样,但是我们要学习他骨子里的那种精神:做这个时代的孤胆英雄。
李白喝了酒,与你共消万古愁,东坡喝了酒,常问明月几时有,王勃喝了酒,滕王阁序成不朽,老子喝了酒,收徒收到九十九。
这就是我的孤胆英雄梦。
拼尽全力争上游,有什么错,物质生活,精神享受,都是每个人应该有的追求。
这个社会,确实有些病的不轻。
上帝把智慧洒满了人间,很多人却故意打了一把伞。
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界,常态病态化。
这个社会最让人心悸的,不是某些人肆意妄为地作恶,而是占据主流力量的公知们和普通人纷纷告诉你:这个国家就是这样的,你改变不了,习惯了就行。
他们可能是你的同学,同事,朋友,亲人,爱人。只要他们自己不被伤害,他们可以容忍任何人被伤害。
最恐怖的事情便是所有人都做着错误的事情,而且也都明白是错的时,但却都异口同声得说“这一切都没有错!”。
原因是一旦承认是错的,便要以牺牲自己纵欲时内心的便利为代价。而这,是你我他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你做了、他做了,那么我再做便是极为合理的了,不用再受良心的谴责!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感性世界和理念世界。
所谓感性世界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世界,柏拉图认为这个世界是不真实的世界,因为它是流动的、变幻无常的世界。
所谓理念世界是我们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的各种概念所组成的世界,他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因为一切变动不居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
“强行者有志”,什么叫做真有志气呢?
老子说,把做不到的事情硬做到了,这才叫做有志气。也就是佛家说菩萨道的两句话:“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那是不容易做到的,结果做到了,这就叫做有道之士,梵文叫做菩萨。这个道理,与“强行者有志”是一样的。
还有一点就更难了,“不失其所者久”,什么叫“不失其所”呢?如果大家读过《中庸》,就懂得“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资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道理。
人要守住本分,认清自己,也就是“自知者明”。能认清自己,就晓得我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负些什么责任,不失自己的本位,才可以长久。
什么叫做长生不死呢?
“死而不亡者寿”,同佛家一样,佛家讲“涅槃”,意思是不生不灭。道家则讲形的变去,可是精神永远不死。以世俗的观念而言,就是虽然死了,有功业留在人间,有学术思想影响于后世。
老子本人虽然死去,但有《老子》五千言的书流传下来,他的学术思想绵延不绝,他的道德精神永远影响人类世界,这是世俗观念的说法。
但真正学道的人,修证到自己的肉体生命含藏有一个不生不灭生命的本能,肉体虽然死去,而此本能永远存在,这就是“死而不亡者寿”的真正含义了。
生命中,总会有一个人或者一种文化,一直在那里,不离不弃,冷暖相依。
也许那不是爱,只是一种穿越灵魂的懂得,一种深入骨髓的心疼。无助的时候,给你有力的支撑。徘徊的时候,点亮你前行的灯。隔着遥远的时空,给予你万千感动,却不求重逢,陪着你风雨与共,让你泪眼朦胧,却不问前程。
那是一座今生向往的城,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情。
暖,有时不是在手中而是在心中。
不是所有的情意,都会用语言表达。不是所有的陪伴,都会用靠近呈现。
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让你活出更好的自己,做自己的孤胆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