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读懂一本书开始变得越来越难, 尤其是像遇上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这样的书。
久闻大名,于是欣喜买书。但看的时候,发现越看脑子里越糊涂,于是束之高阁,让它安安静静在书架上躺了一年多。但人的好奇心就是这样,越不看心里越挂念。
前段时间,心情特别郁闷。感觉自己像玻璃上的苍蝇,前面有光亮却无法突破。总想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可现实却很无奈。
今天晚上有闲暇时间,于是想在这本书中找答案。“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而言,我们如果了解他,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他是出世的。它入世而又出世。”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们都是矛盾的,既想冲到人的前面去,又想躲到人的背后去。所以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但是被中国的哲学精神完全可以解释。
在古代,中国的世界被认为是天圆地方,也决定了中国人的人格就是“内圣外王”。天和地,圆和方,内和外,圣和王,本来相对的事情,在中国哲学里,和谐的统一了。所以在追求方与圆,圣和王的过程中,去把握分寸,做到恰当适中。
物之两端,游乎之间,中庸之道也。这就是中国哲学精神的内涵吧。所以,没有绝对的坏事,也没有绝对的好事,就看你如何去超脱,如何去把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