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与观点人文社科读书
与君共舞(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与君共舞(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作者: 黎峰小峰峰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06:28 被阅读300次

    与君共舞(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赏花赏月赏生活,学诗学词学文章,且为君狂,且为才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风雅颂。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  。  

    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的确,“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绝不是戏言。尽管这一荣誉称号来得太晚太突然,谜一样的诗和迷一样的诗人最终还是成全了我们的期待和想象。

    《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诗中江与月这两个主题中的主题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

    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把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就不仅仅是传世之作、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

    好吧,我们就不要打扰这首诗的意境了,只谈一些主观感受就很好。

    这首诗,就像是青春的初唐和大自然谈了一场恋爱 。《春江花月夜》为唐诗开创了一个另类的题材和情感风貌,它那元气淋漓的意象和多愁善感的激情,就像是青春的初唐,在夜深人静时,和万物生长的大自然谈了一场恋爱。 虽然这场恋爱的结果,使得初唐释放了青春的荷尔蒙,但也使它那华丽的青春初尝了感伤的滋味。 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表现人和自然的关系,探讨的又是短暂与永恒的哲学命题,因而在它那华丽的青春外壳里,注定会隐藏着终极的感伤。虽然,这感伤不是关于朝气蓬勃的初唐时代的,而是关于人类、人生那超越时空、亘古未变的命运的。这也正是张若虚这个另类诗人的独特价值。

    生活在七世纪初叶的张若虚,从前人从未有过的角度探讨宇宙的存在,又以永恒的宇宙为参照,来反观人类的命运。 他从自然的永恒、无限,联想到人生的短促、无常,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哲学高度,发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样的终极关怀式的慨叹,既带着无可奈何的伤感和迷惘的况味,又哀而不伤地表达了青春的梦幻和人生的绚烂。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的愁苦是一种虚幻的愁苦,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 由此,他向读者展现了唐诗表现题材的另一面,也由此树立了仅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标志。

    写完《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匆匆熄灭了人生的踪迹,却点亮了唐诗的星空 。真实的张若虚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初唐那个大时代里,他都度过了怎么样的一生,还有没有建立其他功业? 因为生平在史书上缺席,人们便只能想象这位伟大诗人的人生故事,想象一个传奇中他与辛夷的生死绝恋。他用近千年的埋没,换来辛夷花和扬州月亮的前世今生。从此以后,扬州的月亮就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月亮 。如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譬如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因为张若虚从诗歌的角度对中国 “天—人”观念的哲学建构,实在有着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以至于,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明显携带着从《春江花月夜》继承过来的基因。正是因为如此,《春江花月夜》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就远远不是一首杰作那么简单。

    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到了张若虚手里,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语言声律与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样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

    赏析/黎峰

    附:

    《代答闺梦还 》唐 ·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此篇与《春江花月夜》构成张若虚的全部。中国诗歌史上,能把存在和神秘做到完美平衡的,只有张若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孤瞳:张若虚靠这一篇就成了千古名家,其水平不言而喻。峰峰的分析也很好,收藏啦😊🙏
      • 239aca0bf515:每次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是怅然若失,欲辩已忘言。对于这首“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黎老师却显得从容不迫,从结构、主题、情感意境等方面着手剖析,丝丝入扣,精准独到,就连赞叹也无半点饶舌之感~
        黎峰小峰峰:@片羽_c36a 谢谢。知音
      • 14aec9ef4be3:认真拜读了,点评得好!对《春江花月夜》有了更深的认识,“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不是虚言,实至名归!
        黎峰小峰峰:@疏桐_2092 越是横绝,越不敢放肆,怕跑偏:blush:
      • 4969e5c83d8f:抢个沙发一坐哈
        黎峰小峰峰:@徐筱_02a6 哈哈。徐帅早

      本文标题:与君共舞(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sf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