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
后金(大清)的崛起:历史选择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后金(大清)的崛起:历史选择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作者: 尹和军 | 来源:发表于2019-10-21 08:38 被阅读0次

一个王朝的缔造者和开创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①,他于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他戎马一生,先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后金政权。他由一个边塞的布衣青年建立一个王朝,成为一代帝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努尔哈赤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一五五九年),二十五岁十三副铠甲“含恨起兵”,也就是万历十一年(公元一五八三年),六十八岁去世,一共戎马生涯四十四年。

万历朝后期,明朝见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日益做大,对大明政权在东北地区的统治构成巨大威胁,终于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一六一九年阴历三月初一),明军分四路大军围剿后金的首府赫图阿拉城,向努尔哈赤进攻,见明军来势汹汹,努尔哈赤十分镇定,召集各贝勒商讨对策,对军情进行分析,制定了阻击明军的策略。面对几十万明军来袭,处于劣势的努尔哈赤巧妙利用明军四路大军合击的时间差,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此次战役,明军损失惨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这个战役也是明军和后金的转折点,明朝从此由进攻变为防御,后金恰恰相反。

这次战役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天时不符,三月初一这个时候,正是赫图阿拉大雪封山的时候,不利于行军,加上明军有些军队是从江南派过来的,比如东路主帅刘綎是从江西过来的,根本不适应东北的寒冷天气,仅凭这一点就犯了兵家大忌。当时明军的部署如下:统帅杨镐坐镇沈阳,西路军杜松从抚顺进攻打赫图阿拉,东路军从怀恒往西打,南路从清河往北打,北路从开原往南打,确定了分进合击犁庭扫穴一举歼灭努尔哈赤的战略。

努尔哈赤率领六万军队首先对方西路军杜松的两万军队,击败杜松后,三月初二北路军马林赶到,八旗军趁胜追击,吃掉北路军,三月初三调整军队,把战线调到东线阿布达里岗,以逸待劳等待东路军刘綎,阿布达里岗是个被密林包裹的山谷,八旗军早早埋伏其中,刘綎的军队早已是疲惫之师,被八旗军伪装的明军引入山谷,把刘綎的长蛇军割成几块吃掉,三月初四,东路军的统帅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刘綎惨败,他的脸被劈了半边。三月初五,南路军见势不妙,想要撤退还是被八旗军打败,这一次战役决定了后金政权的命运,扭转了不利的局势,但如果明军推迟两个月等冰雪融化雨季到来之前进攻,努尔哈赤肯定招架不住。

一六二十一年,八旗军兵临沈阳城下,守将有勇无谋,努尔哈赤引敌出城里应外合,轻取沈阳,随即进攻明朝辽东首府辽阳,九天之内攻陷沈阳、辽阳,努尔哈赤先迁都辽阳,后定都沈阳。本来明军凭借坚固的城堡,可惜中了努尔哈赤的引敌出城之计,变不利为有利,再利用八旗军骑兵的优势,导致明军惨败。

但是一六二六年的宁远之战,一向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却败于宁远守将袁崇焕的手下,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率军前往宁远,二十三日兵临城下,次日开始强攻宁远城,宁远城守将袁崇焕率领将士英勇抗敌,凭借坚城和大炮,同时利用干柴沾上酒点燃之后用铁绳悬于城下,火烧了八旗军的战车和士兵。二十五日,袁崇焕又利用西洋大炮进行轰击,重创八旗军,努尔哈赤被打得措手不及,只好带伤撤退,以失败结束了宁远之战,随即他带着遗憾离开人世,这一年,袁崇焕四十二岁,努尔哈赤六十八岁,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为何敌不过一个进士出身的书生袁崇焕呢?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历史玄机。

虽然闯王李自成抢先攻陷北京城,崇祯被逼上煤山自尽,吴三桂一怒冲冠为红颜向多尔衮借兵,但最后历史选择了后金,取代大明,而叱咤风云的努尔哈赤正是这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2011年3月24日   星期五    写于圪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金(大清)的崛起:历史选择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tz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