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是缺少不了遗憾与悲伤,看似完美,实则中空,看似轻盈,实则沉重。
———生命
若生命仅有一天,已经来不及思考悲伤与遗憾的事情,着急着一分一秒的逝去,该如何用,该如何做。
好像所有的事情在那一刹那,都不足一提,也许在懊悔着往日任性洒脱的言辞,大谈着上帝带走悲伤的自己,或者在懊恼着那些来不及说出的东西以及自己来不及畅谈短暂的一生。
暮夜下的霓虹灯,是那样的夺目啊!车水马龙的环境,收拢入心的是驱之不去的迷雾,面对着这样的环境不再有什么感触,不再有什么情绪,甚至近乎麻木。
在灯红酒绿里,又藏着多少麻木而又倔强的生命呢?
几天前的一则新闻,一小男孩因受不了责骂而选择了解自己短暂的一生,然而当他往下跳的时候,也许身体本能双手往上一抓,刚好抓在那条横栏铁丝上,虽然双脚使劲挣扎着,试图着寻找落脚点,那时候他没有放开双手,就那一刻我知道,他求生的欲望是如此浓郁,那一刻,他心里会想什么呢?是恐惧?还是释怀?或者欢喜?
随着着底下人的欢呼及唾弃声,这小男孩来不及找到落脚点,便如流星落下,真的了解他这短暂的一生。
你坐过电梯吗?你试过从十几楼往下直落的失重感吗?这小男孩极速往下落,“嘭”一声,落在草坪上,连一粒沙都飞扬不起来,忽然觉得这生命是如此的轻!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倔强着。
随着如今的生活,大环境的影响下,渐渐越来越多的人,心里免不了是创伤,怎么说呢?就像你做一件事,事完了心里却落了印,就像你熬夜后,留下的黑眼圈一般。
一面熬夜消耗着自己时间,一面热卖自己短暂的生命,那一天没来,谁都不知道害怕与恐惧,只会嗤笑道:还年轻!
尤记得,野坂昭的《萤火虫之墓》里面的原句是: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对此,总免不了忧伤与恐惧,不知道是对明天,还是对生命的恐惧,无法预知的东西就像个牵线游戏,而我便是那个线上的木偶。
我们总在寻寻觅觅着本该可以不用打理的东西,总是在迷茫中追逐遥不可及的东西,总是把今天的自己定格在明天的生活,总是把明天的寄望施压在今天自己的身上,我们又总是在忙碌着,如鱼戏水般游动在人事与命运中,常常忽略了心里的疲惫。
生命最美的那一刻,或许就在你忽略自己想法的时候,也不说是浑然忘却自己的追求,而是在追求中找寻生命的真谛,找到属于自己体感舒适的模式。
曾看到这么一则,国外现有提供安乐死的条例,想不起主人公是因何病而选择安乐死了,在他实施前,他平静地与他的朋友亲人一一告别,他要求在他葬礼上参礼人都要欢笑送别,播放着欢快的歌曲,在那短短的几天,他回忆着自己的一生,他做好了生命的消结。
他断断续续的诉说着他的一生,在他亲人朋友中,或许赚足了生命力,哪怕只有一人记得,哪怕到聆听者已剩稀松几颗老牙的时候,他仍然活着,活在别人的记忆力,活在一代又一代的故事里。
这或许便是生命的倔强。
事后不经意翻到,也不知道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还是另有其人,要求要下午实施安乐死,然而被医院操作方拒绝了,理由是影响他们准点下班。
情节里说主人公的妻子想陪他度过最后一个上午,陪他看一看早上的朝阳,然而被拒绝而无法实现。
这事情并没有让她们因此而恼怒,最后都欣然接受了,主人公是那样的平静,是那样的淡然地面对生命的终结。
或许到最后存活着意识的生命里,所有一切都无足轻重了,不过为白驹过隙般,总归会消散在明天。
生命最后遗留的除了意识外的情绪,那便是他人记忆的自己,或者遥远的故事中的一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