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点思考。
人,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就向母亲发出召唤:妈妈,看见我,我需要你。这个过程,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甚至整个人生。有些人,在童年之前已经完结这个阶段,而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完结这个过程,一直停留在“小孩”的状态里,成长被阻断。
婴儿时期,孩子用啼哭来寻找妈妈,寻求妈妈的抚摸和怀抱。如果能及时给予回应,并伴随母亲微笑的脸庞,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会得到极大满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婴儿时期很少会出现所谓的“难带”,而且以后的整个人生,都会有母爱的力量陪伴,平和成长。
生活中,有些家庭因为种种原因,孩子幼年时期与母亲分离,这种离别造成的无法及时应答,会逐渐造成孩子对周围世界的绝望。在此后的时期里,通常有两种形式呈现:一是向外求,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求被看见”。有的孩子不合群,容易与周围的孩子格格不入或争斗打架。还有一种演化为讨好型人格,对周围的人采用讨好的方式寻求“关注”和“看见”。青春期后,男孩容易拉帮结派,树立自己的地位和威严,以求得“尊重”和“看见”。女孩子则牺牲自己的感受,讨好别人,容易早恋来寻求内心依靠,求得一份“呵护”;二是向内求,对外呼应无效,转而变为不呼应。关闭了向外寻求的大门,从此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不再索求。
有个朋友的孩子,小时喜怒无常,现在大了,反而乖巧伶俐,极尽讨好之能事。性格反差之大,令人费解。学习了一点知识以后,逐渐意识到:孩子父亲长期外地工作,母亲也忙于事业,自小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跟不上,更不用提所谓的“回应”和“看见”了。于是,孩子从小用自己的方式:打或者闹,向家庭寻求爱的“回应”。因为除此之外,从婴儿时期开始,他没学会别的方式。很遗憾,无论孩子在用何种方式,寻求都屡屡落空。父母日常与孩子的陪伴,也做不到有“质量”。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的呼唤演变为愤怒,与小朋友相处,稍有不满便引发为争斗;与父母之间也没有话说,常常争吵不休。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因为外部世界对他回应的缺失,每天内心充满着愤怒的力量,向外发力,伤害身边的人;向内发力,伤害自己。各个时期该获取的力量,大多都转化为愤怒,满腔都是对世界的不满,对自己的不接纳。
一体两面。还有一种可能,孩子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来唤醒父母,希望父母能“看见”自己,日常生活中,孩子作父母的第一个“唤醒者”,会以各种方式来唤醒父母。
常理来说,“父母”的角色是由“孩子”来赋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了孩子,我们顺利升级为“父母”。年龄、身份随之变化,可内心的那个“小孩”真的长大了吗?不一定。也许只是披着一副成人的躯壳,走在世间的仍是一颗“小孩”的心。试问,这样的父母如何能尽到一个“父母”该有的责任?
孩子呈现出问题,其实是好事,无论是以哪种方式呈现,都是对父母的一种警醒。这要看父母双方如何面对这个存在。是改变?是躲避?还是忍让?不同的表现,体现出了父母处于什么样的心智状态。因为面对孩子,我们需要的只有一个心态:成人心态。尽自己的父母养育教育职责,努力让他创造属于自己成功幸福快乐的人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都不属于“成人”心态范畴。
除此之外,都是冠冕堂皇的废话。
NLP践行日记:被忽略的“看见”(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