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云
人生中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家长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标准去为孩子做选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自己有能力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并创造幸福,享受生活。
有人说,中国家庭非常爱孩子,但对孩子缺少情感支持。很多人可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倾其所有,却总习惯在孩子情感脆弱的时候雪上加霜。
01
好友小雅,那天半夜向我哭诉,她说,养孩子究竟是为了啥?天天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孩子却一点都不领情。
细问下来,当晚,她女儿与她争吵后,她控制不住的喊了一声“你滚出去!”悲愤的女儿背着行李摔门而去,声称再也不进家门,幸亏路上遇到回家的爸爸,看到女儿的反常举动,硬是把孩子劝了回来。
青春期的孩子,像一支一点就着的火药桶,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撩起他们敏感而又叛逆的情绪,那种想要脱离控制的心,如一支崩在弦上的箭,一触即发。
想起来女儿与我对抗的那些日子,简直是就是一场噩梦。
你告诉她破洞裤不是中学的孩子穿的,她偏偏把家里的牛仔裤都剪出洞来,并穿着招摇过市;
你告诉她要多接近那些比自己好的学生,她偏偏说那些抽烟打架的学生才更好交往也更加炫酷;
你告诉她中学时不宜早恋,却偏偏在整理她的书本时,看到只言片语的表白痕迹;
你对她大声呵斥,她还给你更高分贝的叫嚷;你以为你只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她却觉得你是个没完没了不停唠叨的老妇。
曾经,你是她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却在那样的时期,迅速转变了身份,一下跌落为一个惹人嫌弃的妇女。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可更是妈妈的小冤家,不必说十几年如一日事无巨细的照料,单是叛逆青春期的较量,便足以“一孬抵九好”。
那时,我焦虑的整夜都睡不着,我觉得孩子离自己的期待越来越远,我觉得她在远离自己的视线里总做些不好的事情,我一度的站在家长的“权威”上,训斥那个“叛逆”的孩子。
02
中华民族向来是个谦逊的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注重赏识孩子的优点,对孩子取得的成绩不认同,却会过分强调孩子的错误。
著名的主持人马丁,曾在演讲《父与子的战争》中说道,
中国式父亲,批评你却从不夸你,爱你却不说出口,什么都要你悟却不清楚地告诉你,嘴上嫌弃你却为你骄傲。
他的父亲,50年代就考上了大学,他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父亲,却与儿子争斗了一辈子。
40岁时他老来得子,那个时代好孩子的标签多半是中规中矩,父亲觉得他是一个吃不得苦扛不起事,没有继承他任何优点的小混混,而马丁觉得父亲是一个守旧抠门,完全没有任何生活情趣的老顽固。
过年时,父亲说妈妈做的红烧肉太咸,马丁却大说好吃,父亲便让他不许喝水不许吃饭也要把一盘红烧肉全部吃完;
马丁考了全年级第二名,当他高兴的把结果告诉父亲时,父亲却问“第一名是谁呀”?
马丁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他把试卷带回来“甩”给父亲看时,父亲却说,这道题我明明给你讲过了,怎么还是错了?
父亲想让马丁学理科,像他一样成为一个工程师,可马丁偏不,他不仅学了文科,他还做了老师,后来做互联网,做主持人,他所选的任一种职业都不是父亲想让他做的。
父亲的不认同给孩子带来深深的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所带来的就是深深的逆反。
是父母不爱孩子吗?不,也许没有谁会比父母更爱自己,而这种爱的方式却成了一代人的感伤,给父母和孩子留下的,是深深的遗憾和无法改变的印迹。
03
当我们越想要把控,孩子就会离我们越远。就像那个发万字长文的北大留美学生,12年不回家,就只是为了脱离父母的控制。
我们口口声声的说着“都是为你好”,其实总是在不经意中,就将爱变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枷锁。
心理学上说,
孩子在成长中,会慢慢形成一种“自我同一性”,它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与其说孩子不再对我们俯首帖耳、惟命是从,不如说,是孩子生理发育愈发成熟、认知能力上有了觉醒和提高。
这对孩子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一个好的开始。
因为,我们不过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环境而已,孩子终将要靠他自己的力量,整合他所遇到的资源和际遇成长成为他自己。
就像《无声告白》里那句经典台词,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可见尊重和理解是多么稀缺,而控制与驯服多么常见。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期待与驯服,才有了现实中妈妈亲手勒死儿子的悲剧。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面对更大的成长压力,他们会经历自我怀疑、混乱、矛盾和冲突,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敏感而情绪多变的他们,如果不能将这些情绪垃圾释放出去,便只能积聚在内心形成一股负能量;而对抗或者叛逆就成为了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途径。
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光有爱是不够的,就像农民种庄稼,只有懂得作物生长的规律,才能获得好收成。
04
记得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其实也是最需要爱的时候。
就比如,当孩子说“反正我说什么都是错的”,其实背后的期待是,“我希望你能倾听并理解我”;
当孩子说“你爱信不信,我不想和你说”,其实背后的期待是,“我希望你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当孩子说“你根本就不懂我”,其实背后的期待是,“我希望你能收到我的感受,接纳我”;
当孩子说“你能别动不动就拿我跟他比行吗?”其实背后的期待是,“我希望你也能看到我的优点,好么”。
诸如此类……
作为家长,我们不该一味的凌驾于孩子之上,居高临下的埋怨和指责,而要以平等的姿态去读懂孩子“叛逆”背后真正的期待,不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规矩,不盲目揣测孩子的做事动机,唯有这样,我们也才能重新被孩子信任和接纳,成为孩子心中那个无所不能的人。
作为父母,只有深谙孩子成长的规律,在该陪伴的时候给予最好的陪伴,在该放手的时候做最坚实的后盾,既欣喜于他成长中的完美,也接纳他成长中的缺憾。唯有如此,才能将控制变为成全,将斥责变为呵护。
如果把孩子比作花蕾,父母便是扎在地下的根。
世上每朵花蕾,都是一个青春的结,在打开之前,唯有根茎相连,心意相通,才能在经历过无数的困扰,熬过漫长的守候,绽放出一朵青春的芳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