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今年的立秋时间
08月08日02:22:41星期二
农历六月廿二
“立”表示开始的意思,
《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
立秋的到来意味着禾谷开始成熟。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秋,太阳到达黄经135°
北斗星指向西南方
这是二十四节气第13个
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孟秋时节的开始
立秋后,暑气渐退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此后,一场秋雨一场寒
飕飕不觉声,落叶悠悠舞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雨后更添凉
残荷香悠悠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
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
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立秋节气健康预测
立秋(2023.08.08-2023.08.22)处于癸卯岁四之气(自大暑日午正,至秋分日辰正)。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太阳寒水。容易出现猝然仆倒、振动战栗、谵言妄语、少气、咽喉干燥而引饮、心痛、痈肿疮疡、骨痿、便血等病。
对于阳气不足体质人群,更易出现心肾相关疾病或寒凝瘀血引起的疾病。调养上宜健脾补肾养心为主,多吃些红色的食物以养心火,小米等黄色的食物以养脾土,同时注意补益肾气以防太阳寒水的伤害。平时可以多按揉肾俞、命门、太溪、关元穴等。
起居调养
《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立秋后,阴阳转换,阴气渐长而阳气由“长”转“收”,由“浮”转“降”。人也要收敛神气,以为来年存储能量。
秋天要养收,收要先收心,收神。
《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气定则神闲,神闲则性静。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静下来,细品有得。
虽已立秋,仍在三伏。古云:“伏者,隐伏避盛夏也”,立秋时,更宜养“收”,宜“伏”不宜“动”。东汉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今年的立秋是在夜晚,燥热更甚,避免酷热,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大汗淋漓,以防耗气伤阴。
饮食调养
孙真人《养生》曰:此月“肝心少气,肺脏独旺,宜安静性情,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为防金气太过克伐木气,饮食上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收敛肺气,可平抑过旺之肺气。
味咸性平凉的小米、海带、紫菜、海蜇、贝类、章鱼、鱿鱼等很适合这个节气。
平人秋季宜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
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滋润的食物,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
西红柿、枣仁、醋等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
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以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八角、肉桂、花椒等热性食物。
《法天生意》曰:“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
入秋后生食瓜果,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温热内蕴,易引起消化系统疾患等。
老人、儿童及体弱者,甜瓜、西瓜、哈密瓜不宜多吃。
一道药膳:石斛老鸭汤
【材料】老鸭500克,石斛10克,枸杞5克,少许盐。
【做法】1、鸭肉洗净切块。2、石斛洗净,冷水浸泡5分钟。3、瓦锅装入老鸭,加水,放石斛,枸杞。4、大火煮开5分钟后改成中火,熬煮1.5小时后关火。
【功效】补血养气,滋阴清热。特点:汤水清而不淡,补而不燥,调理身体机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一味本草:菊花
丹溪曰:菊花属金,而有土于水,大能补阴。宜入肺肝等经,盖烦热诸证,皆由水不足而火炎,得此补阴,则水盛而火自息矣。须用味甘者佳。
叶天士《本草经解》云其:
“气平,味苦,无毒。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味苦清火,火抑金胜,发花于秋,其禀秋金之气独全,故为制风木之上药也。诸风皆属于肝,肝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肝风炽则火炎上攻头脑而眩,火盛则肿而痛;其主之者,味苦可以清火,气平可以制木也。”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其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病证:
1.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菊花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
2. 肝阳眩晕,肝风实证:菊花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
3. 目赤昏花:菊花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等。
4. 疮痈肿毒:菊花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可用治疮痈肿毒。
秋季天气干燥,容易耗气伤阴,白菊花,可清利头目,疏肝清热,平肝润肺。
一方:桑杏汤
【来源】吴鞠通《温病条辨》
【功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本方证系温燥外袭,肺津受灼之轻证。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其病轻浅,故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因温燥为患,肺津已伤,治当外以清宣燥热,内以润肺止咳。方中桑叶清宣燥热,透邪外出;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共为君药。豆豉辛凉透散,助桑叶轻宣透热;贝母清化热痰,助杏仁止咳化痰;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共为臣药。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泄肺热;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均为佐药。本方乃辛凉甘润之法,轻宣凉润之方,使燥热除而肺津复,则诸症自愈。
因本方证邪气轻浅,故诸药用量较轻,且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正如原书方后注云:“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
一节导引:左右开弓似射雕
“自古逢秋悲寂寥”,“伤春悲秋”的情怀,由来已久。末伏处于坤申之土主事阶段。坤土主事则阴充盛,肺行肃降之用,枢转火金之气,行“从革”之令。因此,宽胸理气,舒缓心胸最为要紧。
八段锦之“左右开弓似射雕”,可调心肺之气,以理气宽胸。
经穴调养
关元穴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通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为自古保健大穴。春夏灸气海,秋冬灸关元,引气归元,调养阴阳。
肺俞穴
肺俞穴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艾灸该穴对改善肺脏功能,消除肺脏功能失常等证候具有一定功效。如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症。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秋冬养阴”,秋日时节,燥气当令,雨水减少。如果燥气太过,影响人体,则会导致津液亏损,诸如口干、鼻干、咽干、皮肤干、干咳无痰、大便干结、月经量少、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问题。
秋风清,秋月明。
风儿渐凉,秋高气爽。
月儿渐明,天高云淡。
梧桐一叶,落叶知秋。
百果飘香,秋实无华。
立秋,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