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孔子——观《孔子》有感
看电影——《孔子》。
说实话,开始我对这部影片的期望值并不高,但两个多小时看完,满满的收获。
影片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孔丘跌宕起伏的一生,也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有战争、有阴谋、有圣人、有枭雄、有美人、有思想的恢弘大气的春秋乱世。影片以孔子在鲁国执政为开端,以周游列国后回归故里结束,以孔子的个人经历为线索,艺术地将春秋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既有鲁国庙堂之上讨论“堕三都”时的明枪暗箭,又有“夹谷会盟”中的金戈铁马;既有孔子及弟子们的师生之谊,又有“子见南子”的千古谜情。。。。。
这部影片让我感受到了孔子及其弟子突起千古而来的魅力。
在鲁国季相国的葬礼上,被指定陪葬的小男孩因为不想死而逃跑,途中被孔子的弟子救回孔子家中。孔子同情这个小男孩并且反对这种没有人性的陪葬制度,于是他在一次朝会上请求君主赦免这个小男孩。
颇有现代感的圆形的会场,让我想到了古罗马元老院或者现在英国议会,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这样的。其实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堂之上孔子舌战群儒的从容和智慧, “仁者爱人,以礼杀人,则非礼也。”从中,我看到了孔子的善良,看到了他心中根深蒂固的“仁”的思想。“给个话啊”,——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又让我看到了一个拥有大幽默的孔子。
孔子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和大夫黎鉏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并因功高出任代国相。从“夹谷会盟”中,我看到了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有谋略的孔子。
“子见南子”的情节也让我印象颇深。南子妖艳而又清纯,她能够读懂孔子作为圣人的痛苦与寂寞。但面对这样一个女人,孔子表现出了可贵的理智。美色与权贵摆于眼前,孔子仍然坚守了内心的仁义道德。这种精神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给我印象较深还有孔子的弟子颜回之死。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回的句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死时,孔子悲恸欲绝,说“天亡我”。影片中,颜回为了抢救夫子的书简,一次次潜入冰水中,最终为此失去生命。在他眼中,夫子的书简比自己的命都重要。孔子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弟子们劝他:已经四个时辰了,缓不过来了。可是夫子依旧抱着。那该是怎样的一种不舍一种心痛?
孔子在鲁国施政,始终抱有仁爱的思想,曾为鲁国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失地,扬了国威。但后来,齐使计,使鲁国上下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了能使鲁国强大的孔子。一块玉玦,逐孔子出了国门,一路上遇冰雪、被驱赶、受饥渴、遇徒亡,经历了太多的煎熬。可生命难保之时,孔子依然讲诵《诗》《礼》。子路很迷惑,问孔子:“君子也有处境艰难得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就算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被众人接受,甚至处处被人误解、迫害,但信念之火依然在燃烧。这是一种怎样地对于理想的坚持?又是怎样的一种平和心态呀!
子路临死前的举动让我看到了孔子教育的成功之处。据《史记》记载,子路起初性情暴劣、好武力,头戴插有野鸡尾毛的帽子,腰间系着猪皮,要来欺负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孔子教育所折服,始终记着夫子的教诲,直到死的那一刻,仍牢记孔子教导的“君子死而冠不免”,系好冠缨(帽子的带子)才就义。
鲁国面对利益之时,将坚持仁爱的孔子逐出鲁国,鲁国面对危难之际,又想起了孔子,此时的孔子年已花甲。当头发花白的孔子,站在鲁国城门下,抬头仰望城门,双眼中噙满了热泪,那又是一种怎样让人心痛的喜悦呀!
从《孔子》中,我还感受到了孔子治学的严谨,感受到了他为人的谦卑有礼。虽贵为代国相,在君上面前,作为臣鞠躬,遇见一般的守卫,也是尊敬有礼。
电影《孔子》让我了解了孔子晚年的一段经历,了解了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更让我了解了圣贤孔子的勇气和谋略,以及他对理想的坚持和他思想的伟大。导演胡玫曾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影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和情节,它更给我留下了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这个形象这种精神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