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贩子出身的投机家遇上了华尔街的老船长,为了当时美国最长的铁路,两人掀起了一场股票大战。
纽约州法院,成立于1691年,负责审理纽约州的重大案件,1863年,一个关于股票交易的诉讼案开庭审理,这一起诉讼改变了当时美国股市的交易规则。
上诉的一方,范德比尔特,华尔街金融巨头,美国航运大亨,人称老船长,被诉的一方,丹尼尔德鲁,华尔街著名投机商,伊利铁路公司大股东。在法庭上,范德比尔特声称,在他收购伊利铁路公司的股票的过程中,德鲁用卑鄙的手段骗取他的钱财。
伊利铁路是当时最长的铁路,伊利铁路从开工到完成历时19年,修建预算也从最初的1000万美元一路飙升,到建成时一共花了2350万美元,为此,伊利铁路的开发商不得不想尽办法融资,股票、债券、可转换债券都用了,其中最受投资者喜爱的是可转换债,和今天我们熟悉的可转换债不同,伊利铁路的可转债可以在票和债券之间随意转换,进可投机退可升息。
这种可转债的发明人就是丹尼尔德鲁,德鲁是牛贩子出身,当年在做贩牛生意的时候,他每天早晨把牛牵到河边,让牛大量喝水增加体重,然后再送上市场,江湖人称注水牛贩子。德鲁贩牛发财之后转战华尔街,成为一名股票投机商。
在伊利铁路不断融资的过程中,丹尼尔德鲁成为了公司最大的股东,但是他从来不过问公司的经营,几乎每天都在炒作伊利铁路的股票。当时有人形容说,整个华尔街都在以高价从德鲁手中买入伊利股票,在低价卖回给德鲁,就在德鲁疯狂炒作股票的时候,范德比尔特看中了伊利铁路。
当时,美国经济刚刚进入铁路时代,美国人正在打造世界上最密集的铁路网,但是由于铁路公司各自为政,铁路互不相通,铁路货运需要多次装卸才能到达终点。
范德比尔特看到了机会,他的计划是把铁路连成一张网,而伊利铁路是完成这一计划的关键,于是范德比尔特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获得伊利铁路的控制权。
他选择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在市场上直接收购伊利铁路的股票,不过他事先收买了以为法官,颁布了一条法令,禁止伊利铁路公司再发行股。然后他以平均每股80美元的价格买入20万股伊利铁路,他认为胜券在握,因为市场上的伊利铁路股票总计才有25万股,但是,当他不断买入的时候,他才发现,市场上的伊利铁路股票源源不断,远不止25万股。
原来德鲁在得知范德比尔特要收购伊利铁路公司消息之后,他发现这是一个绝好的赚钱机会,和范德比尔特一样,他也收买一位法官,宣布只要有董事会的批准,伊利铁路公司随时可以发行新股,此外他将手中的可转换债券不断转换为股票,再到印刷厂大量印刷新股,不假思索地抛下市场,据说口中念念有词,买吧,你买多少,印多少。消息传开,伊利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落到底,范德比尔特偷鸡不成蚀把米,控制伊利铁路的梦想顿成泡影。于是他恼羞成怒,将德鲁告上法庭。
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庭难以裁决,只能建议他们庭外和解,于是两个冤家对头面对面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如下,德鲁负责把股价拉回到范德比尔特的买入价,让他卖出十万股减少损失,但必须吞下其余的注水股票,两人算了一笔账,范德比尔特要吞下40%的注水股票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德鲁净赚700万美元。
伊利铁路之争暴露了股票市场的制度缺失,由于没有流通股的限制,大股东一旦控制了公司,就可以随意印刷股票,此后,华尔街修订了规则,这些规则有效的遏制了滥发股票,在70年后的1933年,被写入了美国证券法。
n�2�.3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