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养儿才知父母恩”,实际上,我真正懂得父母恩是在失去父亲之后。我后悔父亲在世时没有更好得孝敬他,从那以后我特别珍爱我的母亲。
但母亲似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让我很是操心。
一 骑车快如飞。
母亲今年六十七,但骑电动车,电动三轮车却快如风,连我都赶不上她。因为这个我说过她好几次,但她依然故我,还振振有词说:“我时间太紧,不够用的。”
我知道母亲时间紧,上午买菜,喂鸡,收拾家务,洗衣,做午饭,接她小孙子,再送小孙子上学,然后刷刷洗洗,傍晚再喂鸡,给小菜园浇水。母亲又是一个做活仔细的人,有时细致到极致。一天下来,确实没时间。眼看着母亲一天老一天,我们仨多次劝说母亲别再喂鸡、种菜,身体要紧。
不管我们姐弟仨轮番上阵“动之以情”的劝说,还是结为联盟“晓之以理”的阻挠,但母亲大人还是我行我素,一幅“岿然不动安如山”的模样。急得我们干瞪眼,直跺脚,一筹莫展。最后我们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她闲去。
二 乱送东西
母亲总是闲不住,有点空就蒸馒头、包子、蒸玉米糕,烙饼,包饺子……做好弄好后,我家,妹妹家,一家一家送,有时也送稀饭。照她老人家的说法,稀饭须在炉子上使劲的熬,这样熬出来的稀饭既浓稠,又好喝。确实如此,母亲熬的稀饭是世界上最最好喝的,香、软、浓,而且还有爱的味道。
但我们怕累着老母亲,都一致说:“喝够了,不想喝了!”母亲似乎很失落,像孩子丢失了梦想。我们立马后悔伤了母亲的心,但转念一想,为了母亲身体,长痛不如短痛,也就不再安慰她。
但这种办法并没有阻止母亲熬稀饭的决心,她更加用心,而且隔三差五变换花样。
此交锋我们仨又败下阵来。
三 去田野拾玉米、花生
不知是从哪一年开始,母亲竟然去田野里拾农民落下的玉米。
开着三轮车,一块地一块地地寻找,像是在大海上寻找船只一般。有时累了,索性坐在地上,一天下来,也能拾上两三口袋。
然后再搬到楼顶,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天。晒干晒透之后,再放到走廊里,用手把玉米粒从棒棒上搓掉。好的、差的分开。好的洗净、晒干,打成玉米面。孬的直接打成面喂小鸡。
我曾经随口说:“玉米是软黄金。”当时,不识字的母亲问我啥意思,我耐心讲解,她知道后,拾玉米的兴致似乎更大了。当我劝阻她不要劳神费力去捡拾玉米了,母亲竟一本正经地说:“玉米是好东西,软黄金,孩子吃,对大脑好。”
我无言以对,心里热乎乎的,似有东西堵住了喉咙,喉咙一阵发紧。这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好母亲。
那一天,早晨还阳光灿烂,一片响晴。但到了下午,天气陡变,阴云密布,大雨从天而降。母亲去拾玉米还未回来。我们仨心急如焚,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但始终没人接听。
急得我们不知如何是好,发誓以后再也不能由着母亲。弟弟恶狠狠的发誓要把母亲三轮车卖掉。我们眼巴巴望着天空,胡思乱想,会不会母亲出什么事了,会不会三轮车坏了,会不会母亲迷路了……然后又嘭的往地上吐口唾沫,骂自己没有好心。
四点多,母亲回来了,穿着雨披,但裤上鞋子全是泥水。我们仨立马跑过去,一个拉着母亲,一个帮母亲推车,另一个给母亲放洗澡水,就像小时候母亲赶集回家一样。
我们仨集结在一起,对母亲又是轮番劝导。母亲坐在那儿,习惯性地用手拢拢头发。微笑着看着我们,说:“实际上我出去拾玉米,也不全是为了省钱,有营养,我就是喜欢那种感觉。看到庄稼,我心里舒服,亮堂堂的。”
我了解母亲那种感觉。母亲没事时就会给我讲她小时候下湖种地、割草、捡拾红薯等往事。现在,那种情怀随着母亲一天天变老越发浮现出来,挡也挡不住,那是母亲的青葱岁月,怎么能忘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