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今日看点人物
人性里的悲怆,感悟余华《兄弟》

人性里的悲怆,感悟余华《兄弟》

作者: 千山行客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10:41 被阅读616次

    从1995年《收获》发表《许三观卖血记》到200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兄弟》,余华沉寂十年后携带长篇小说再一次登上时代舞台。

    在《许三观卖血记》国内外广受好评的热潮下,余华却停止了长篇创作,而且长达十年之久。

    这部作品多达五十余万字,分为上下部发行,因由余华“先锋派”著名当代作家的身份以及《许三观卖血记》带来的盛名下,《兄弟》一经出版自然迎来自各群体广泛地关注,与此同时也迎来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

    小说一面因其自身通俗的语言、趣味的情节描写在读者群体中广受好评并在媒体大力宣传下迅速流传开来,一面收到了来自评论界反弹形式形成的批判高潮,众批评家纷纷指责其内容过度简单、平面、粗糙,是余华从先锋小说派向现实写作方式转型下的失败之作。

    对于这部作品,余华则评价道:“非常满意,还没找到缺憾之处”。

    相对于以前的作品来说, 《兄弟》介入现实的层面更多了。

    他以一种融入当前社会的崭新姿态、一种迥异于以往的叙述方式, 用戏谑、夸张、反讽、狂欢、粗俗的后现代手法, 描绘了“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文革”时代与“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当下社会,展现了翻天覆地四十年的历史变迁以及人们在历史变迁中的百态人生。

    无论评论界如何对其作品加以无情指责、批判,都无法否认《兄弟》在读者群体中形成的重大影响以及产生的现实意义。

    《兄弟》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下部对于李刚和宋刚这对苦难兄弟的描写,是继小说上部成功塑造宋凡平这一英雄形象之后新的亮点与视角,同时也是重现文革时代下人物悲剧色彩在新的历史时代下的表现。

    对于悲剧,鲁迅先生曾指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当然悲剧的目的不是使人陷入痛苦之中而是通过情感的宣泄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把人引入更高的境界。

    在这“伦理颠覆、浮躁纵欲、众生万象”的90年代背景下,晃晃荡荡的十年文革总算结束,人们不仅在生活上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精神层面更是从“迷狂、妖魔、乖张、扭曲”的思想中得到新解放。

    文革期间强制一致要求认同并高度信奉的思想标杆倒下了,新中国迎来新时代下的“改头换面”。

    于此同时,在这片蓬勃发展的土地上也迎来“新的思想动乱”,浓郁的新气息较文革时期更为彰显着所处时代下的“迷乱与动荡”,这其中也暗暗隐藏着时代悲剧色彩。

    小说中宋钢与李光头这两个形象正是作者借以展现新时代下的社会风貌,两人各自承担着新时代背景下自我意识下的悲剧人生,又各自影响彼此的生命轨迹。

    余华所给予的主体的生存处境被描绘成步步皆悲的人格,这一处境似乎是一段历史的再现,也是当代中国人生存困境的暗喻。

    “泡沫”童年

    兄弟两人的童年充满许多“荒诞”色彩,对其往后各自的人生发展有着莫大的影响。

    在《兄弟》上部中,李光头和宋钢都还没有长大,他们之间的情感其实都是通过李兰和宋凡平之间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在李兰和宋凡平相濡以沫的生活中,兄弟两人虽然经常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捉弄,家庭收入也不高,但两人一直努力编织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他们一起买菜,一起做饭,一起洗衣服,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他们两个人似乎没有不在一起的时候”。

    李光头和宋钢也就在父母刻意营造的这种幸福的网络中开始了成长。

    可好景不长,待宋凡平送走李兰到上海治病不久后,刘镇开始闹起了“革命”。

    起初宋凡平因其高大、雄伟身姿深受群众注视昂首挺胸走在革命队伍前大挥旗杆,第二日却因其祖上“地主”身份被革命群众狠狠进行批斗,后来还因为李光头某次无意说出口的话而被关进了可怕的仓库,身体饱受摧残。

    也就从在这里开始,兄弟二人快乐的童年渐渐被扼杀。

    失去父母照料的兄弟二人,开始了饥肠饿肚的日子,常常被三个中学生“扫荡腿”欺负,特意为父亲打好的二两黄酒、一碗香喷喷的煎虾,竟然被几个凶残的“红袖章”抢走,不懂得其中缘故的两人心疼得泪流不止,小小的兄弟二人甚至最后也只能孤立无助地看着父亲血肉模糊的尸体失声痛哭。

    所幸父亲死后,母亲及时赶了回来,两兄弟却也因此被迫开始了第一次分离。

    首先失去母亲又接着失去父亲的宋钢跟着年迈爷爷回到了农村,其性格慢慢开始有了变化。

    而李光头在母亲的庇护下,在城市里过得比宋钢好得太多,依旧保有着童年时“无所谓、痞子”的个性。

    两兄弟少年时不同生活背景下形成的性格差异,也正是造成他们各自悲剧人生的出发点。

    李光头与宋钢

    李光头少年时,靠着偷窥到漂亮姑娘林红的屁股一事聪明地骗取了不少碗来自刘镇男性群众钱袋下的三鲜面,硬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把自己养得面色红润。

    其亲生父亲因偷看女人屁股淹死在厕所以及他第一次偷看女人屁股就被捉着游街示众接受来自不少群众非议声,却未见其因此流露半丝愧色之意。

    反倒投机取巧,不仅让自己多次吃上了三鲜面,而且让母亲在临死之前“舒舒服服”地坐上车前往乡下祭拜了继父。

    小小年纪的李光头此时已渐渐羽翼展开,成年以后更是凭借油嘴滑舌的口才以及聪慧机灵的脑袋使自己富甲一方。

    李光头苦苦追求林红未果后,在知道宋钢和林红两人的情投意合下,竟然在两人婚礼当天去医院做了结扎手术,并嚣张地将病历递给新娘林红以宣告自己的心意,兄弟二人关系由此彻底决裂,两人又一次经历生离。

    李光头爱情失利不久后,也迎来了事业上的失利,辞掉福利厂厂长身份的他,拿着筹来的创业基金一个人跑上海去闯荡,回来后不仅赔光了钱落得一副狼狈模样,还成日被合伙人揍得头破血流。

    后来靠着宋钢的救济总算熬到了发大财的时候,还了欠下的钱,顺着时代的潮流也过上了有钱人纸醉金迷的生活,每日只知道专心打量着如何挣取更多的钱。

    后来还成了媒体眼中的“骨头”,更是风风火火挣着大钱,生活却也跟着过得越发糜烂。

    成了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典范。

    实则这风光人生另一面好比是披着的一件华丽的袍子,里面跑满了虱子。

    因为他这辈子注定是要活在宋钢死去的阴影下。

    在李光头大富大贵的那段日子里,他明明可以更早发现宋钢糟糕的现状,也可以更早让宋钢接受良好的治疗,而不是等到他早已病入膏肓的时候匆匆赶来送上一笔钱,后来也因其工作与私生活的繁忙更是未再多心留意宋钢的状况,以致后来宋钢在贫困的生活压力离开不得已离开刘镇外出打工,直至他从大城市打工返回刘镇,上演了卧轨自杀这一幕。

    李光头始终都未能有机会给予其这世上唯一的亲人除了金钱外更多的关心与照顾。

    善良的宋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跟着骗子周游出了远门两个月后,李光头才知道的宋钢竟然一个人离开刘镇到外闯荡。

    他想过,像他这般精明、圆滑之人,早些年创业在外都吃过不少亏,更何况从未出过远门生性内敛的宋钢呢?

    和宋钢一块长大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宋钢的性情,也知道生着病的他一定会在外面遇上困难,却在知道他离开以后,不但未派人去寻回,反倒还夺走了宋钢平淡一生中唯一的幸福与支柱。

    在解围了林红在厂里受到屈辱后,久经情场的他分明看得出来林红眼中动摇的情欲,于是他大胆引诱。

    显然,李光头对林红分明不是所谓的爱情,其仅仅不过是为了弥补青年时期的遗憾。

    而林红对李光头同样也不是爱,她内心深处分明是热爱着宋钢的,却顺着李光头的勾引。

    因为她在李光头的眼里看到了自己压抑二十年的情欲,同时她也知道宋钢善良的本性,知道作为妻子的自己无论是犯下任何错误,只要她苦苦哀求,宋钢一定会心软原谅她,也一定还是会爱自己她。

    所以她才大胆放心地追求着这欢愉的刺激,尽情释放心中的欲望。

    李光头和林红都是精明之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地认识到所做的这一切的可笑与荒唐,是万万不该有的羞耻。

    却同时借着宋钢善良的生性,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求得扭曲灵魂下“肮脏”的结合。

    只是他们万万没料想到,宋钢最后竟然选择卧轨自杀来面对这荒唐的情感纠结。

    无法否认,李光头和林红都是压死宋钢这匹高大虚弱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光头幼时曾间接导致宋凡平的死亡,长大以后竟也间接害死了宋钢,这两个纯朴的男人必定是李光头这一生永远抹不掉的罪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里的悲怆,感悟余华《兄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fg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