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读书笔记
晨读:《资治通鉴》[157]“石奋,满门皆是省部级” ——史上最

晨读:《资治通鉴》[157]“石奋,满门皆是省部级” ——史上最

作者: 大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06:37 被阅读14次
晨读:《资治通鉴》[157]“石奋,满门皆是省部级” ——史上最牛的家教

【原文】

初,景帝以太子太傅石奋及四子皆二千石,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一门五个二千石)。万石君无文学,而恭谨无与比。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回老家看看老爹),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以朝服见他们,不喊名字)。子孙有过失,不责让(不批评),为便坐,对案不食(跑到一边,不吃饭);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由其他长辈领着认错)肉袒谢罪,改之,乃许(答应吃饭)。子孙胜冠者(成年了)在侧,虽燕居(闲来无事)必冠(衣帽整齐,正襟危坐)。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受教),皆以孝谨闻乎郡国(以谨慎闻名)。

及赵绾、王臧以文学获罪,窦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文采多,不质朴),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身教胜于言教),乃以其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在上侧,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进谏一定要屏退旁人,才敢于进言,还挺能说),至廷见,如不能言者(到了朝堂上,就不言语了);上以是亲之。庆尝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早就知道,还要一一数了再汇报)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石庆还因为是老小,还是最随便的那个)。


晨读:《资治通鉴》[157]“石奋,满门皆是省部级” ——史上最牛的家教

[白话文]

当初,汉景帝因为太子太傅石奋及其四个儿子,都有二千石的官秩,就总计他一门父子五人的官秩之和,称石奋为“万石君”。万石君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慎却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比。子孙做小官,回来看望他,万石君必定身穿朝服以礼相见,不叫他们的名字。子孙有了过错,他不加以责备,而为此离开正室坐到厢屋中,对着桌子不吃饭;然后,儿子们互相批评,有过失的人通过长辈人来求情,并且袒露上身前来请罪,表示一定要改正,石奋才答应他的要求而进餐。已经成年的子孙在身边,石奋即使闲居无事,也必定衣冠整齐。他主持丧事,表情极为悲痛。子孙遵循他的教导,都以孝顺谨慎闻名于各地。

等到赵绾、王臧因有文采学问却犯了罪,窦太后就认为儒生富于文采却欠缺质朴,现在万石君一家人不多说话却能身体力行,就任命他的大儿子石建担任郎中令,任命他的小儿子石庆担任内史。石建在武帝身边任职,发现了应该进谏的事,让人回避之后,他对武帝畅所欲言,十分尖锐。到了朝廷上与百官朝见武帝时,石建却像一个不善言谈的人。武帝因此很亲近他。石庆曾担任太仆,为武帝驾车外出,武帝问有几匹马拉车,石庆举起马鞭一一点数马匹后,举起手来回答:“有六匹马。”石庆在石奋的儿子中是最为随便的,做事还如此恭敬谨慎。

[点评]
石奋对于儒家学者而言,是一个遵守礼制的典范,所以历代进行宣传,史家为之立传。
司马迁评价石奋说: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言语要迟钝,行动要迅速”,说的大概是万石君吧?因此他的教化不急而成功,不苛刻而安定。这可以说是行为忠厚的君子了。)
汉官待遇以万石为最高,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如果推演到现在来看,二千石大约应该是省部级干部。一个家庭(不是家族)里出了五个省部级,后来小儿子石庆还做到了宰相,这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如果要说到教育的成功,也不会有人能超过石奋了,他身体力行,用“身教”代替“言教”教育子女,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当下,家教丧失已经成为严峻的问题。常常有父母边玩手机变训斥自己的孩子沉迷游戏,疏于学习。殊不知,最好的家教不是言传,而是身教。
晨读:《资治通鉴》[157]“石奋,满门皆是省部级” ——史上最牛的家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资治通鉴》[157]“石奋,满门皆是省部级” ——史上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hp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