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空之城尺牘悅己
【心畫】送狄宗亨(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唐·王昌龄

【心畫】送狄宗亨(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唐·王昌龄

作者: 半暇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07:33 被阅读49次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 临砚·送狄宗亨·唐·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全诗内容是诗人对朋友真挚情谊的表达,抒发的是惜别之情。狄宗亨,王昌龄的朋友,事迹不详。

“秋在水清山暮蝉”,送行的时间是秋天的傍晚。“水清”,说明天气晴朗,“暮蝉”,日落的时候尚有蝉在鸣叫。“洛阳树色鸣皋烟”,说明送行的地点和朋友要去的地方。“洛阳”是诗人与狄宗亨惜别的地方,也就是今河南省洛阳市;“鸣皋”,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河南省嵩县东北,陆浑山之东有“鸣皋山”,相传有白鹤鸣其上,故名。又称九皋山,山麓有鸣皋镇。

本句中的“树色”和“烟”是写景,暮色苍茫中洛阳“树色”依稀可辨,这是实写;在洛阳是看不到鸣皋的“烟”的,但与朋友惜别时,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烟雾朦胧,这是虚写。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诗的后两句直抒情怀。“愁不尽”说明两人情谊非同一般,后句侧重点是“空度”,他说,(你走了)我很惋惜(无人与我做伴),白白度过这个凉风飒飒、气候宜人的秋天。这两句语意浅近,而诗人与狄宗亨的深厚情谊却表现得十分深刻,即所谓“意近而旨远”。

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含意隽永深沉,虽然只有四句,但却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余言外。因为一首“七绝”只有二十八个字,表现的思想感情又较复杂,这也就难怪诗人惜墨如金,用一字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第二句以“烟”字概括说明想象中的鸣皋景物,第三句以“愁”字表现诗人对狄宗亨的感情之深,皆是妙笔。

| 作者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注明:原文、赏析、背景等均转载于古诗文网。

| 微型诗选 ·《离  别》· 佚名

我将一切都交给了远方

惟独把思念交给了你

自己还偷偷地留了一半

半暇·謝謝賞閱!

相关文章

  • 【心畫】送狄宗亨(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唐·王昌龄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 临砚·送狄宗亨·唐·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

  • 愿你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六】

    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龙标野宴》 唐·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

  • 青山明月不曾空

    《龙标野宴》 唐·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青山依旧,明月依旧,...

  • 一日一书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东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 送柴侍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 诗画共读:京江送别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 罗胖跨年演2019金句,打赏简书贝您自己的金句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东...

  • 送柴侍御

    最近学习了一首唐诗,很是喜欢,现与大家分享如下。 送柴侍御 唐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

  • 送君赋

    清明回家相聚, 在家不过两天, 今日又离去。 家中女, 泪满地, 只等他日再相聚!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情...

  • 日更一百

    送柴侍御 [ 唐 ]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首诗词也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畫】送狄宗亨(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唐·王昌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kx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