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童年的那颗种子

作者: 你的样子1314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22:04 被阅读52次
图片来自网络

你的童年,不悲不喜,它就在那里。---2018年4月28日

1、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一个很害怕过马路的人,当我面对着湍急的人流,哪怕是凑够了一大撮的人的,可我迈出的每一步,也都还是迟疑的。

我曾经在脑海里上演,我会殒命于那滚滚的车轮之下,在我将自己置身于斑马线的时候,我似乎都能听到那刺耳的急刹声,接着就是物体撞击之后哑然的那一声“嘭!”

那段时间里,我都一定要拖着一个人的手,才能安稳的过马路,如果只有我自己,我会紧张到极致,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偶尔还会耳鸣,我曾经还因为朋友不肯陪我过马路而发过脾气。

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我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我如此怕过马路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

再到后来,当我成为了一个孩子的妈,我需要保护着他,每天来来回回的走过很多路口,我才开始不那么怕,到现在,虽然,过马路已经不再成为我心里的一个障碍,可是我还是会时不时的想起,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使我如此的恐惧过马路这件事?

而当我看完《自卑与超越》,我突然间明白了这个埋藏在童年潜意识里的那一段经历。

当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妈从外面买菜回来,我照例兴冲冲的给她开门,可她刚一进门,鞋都没换,便已经瘫软在椅子上,整个脸庞看上去苍白的很是可怕,身体也一直在不自主的抖动着,接着就是干呕不止,问了她半天,她才能断断续续地说出原由来,要去菜场那里有一段铁路,通常那里来火车之前都会亮起红灯,并鸣笛,但那天,就在她眼前有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可能是想抢在火车过去之前闯过去,要不然,要等着火车通过再过去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了,大家几乎都开始冲他喊“火车,火车!”,可结果可想而知,那几乎就是直接开足马力的迎面撞上,很是惨烈,而我那时候还小,对于生死,还很是忌惮,那是我第一次听人描述一个人的死亡,只在一瞬间。

无独有偶,这件事的第二天,我和妈一起出门逛街,妈拽着我,我搀着妈,我们小区的门口,刚好有一个环岛,我和妈确认过没有车后,正准备过马路,有一辆车就呼啸而至,我们俩赶紧往后退,那车看到了我们也可能是吓了一跳,急刹声很是刺耳,等我们都缓过神来,发现车头距离我已经很近很近。

我想,恐怕就是这两件事情,让我对于过马路这件事情从潜意识里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以前在熟悉的环境下还不觉得,可是来到陌生的城市,在我极其缺乏安全感的时候,这种潜意识里的恐惧就被激发了出来。

2、

《自卑与超越》里说道:“我们人类总只是想要超越他人,成为征服者、统治者,于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追求卓越。这种人生目标与童年创伤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如果教师认为孩子们的发展是有限制的,他们就不会帮助孩子除掉自己为自己所设定的限制。如果老师对孩子说:“你没有数学才能”,孩子就立刻失去了信心,也不会再努力了。”

这两个理论,让我想到,如果一个人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环境里成长,那他长大之后,有可能就会面对感情和婚姻生活的时候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有些可能就成为了恐婚一族,因为上一辈人的不幸福,就会让这些人对自己的婚姻也失去了信心,觉得与其两个人痛苦的生活着,还不如就一个人这么自在。

再比如,即算是结了婚了,也会患得患失,要么就是疑神疑鬼,对自己的感情没有信心的同时,对自己的伴侣也没有信心,总有一种“被害妄想症”般的存在。

因此,为什么说不要在孩子的面前吵架,或者是夫妻之间有太多的分歧,一个不合作的,不平衡的,不稳定的家庭环境里,这个孩子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当然,我们也不会一概而论,有些孩子长大之后可能也会很好,可这种情况,相信少之又少。

再说到学校生活里,一个老师的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来说,一个孩子绝对会因为喜欢一个好脾气的老师,而就去喜欢一门课程。

一个孩子,也绝对会因为一个坏脾气的老师,而对自己本来喜欢的一门课程失去兴趣。

都说,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如果失去了兴趣,一切也就失去意义。

所以说,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有些在家庭生活里得不到爱的孩子,很有可能在老师那里得到另一种唤醒,另一种关爱。

以我自己为例,还记得在我一年级的时候,我有过一次转学,结果转到新的学校之后,因为环境的变化,教材的不同,语言的不同。我的数学学习的很差,有一次,是一节用计数器来计算数字的课程,记得那时候我还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所以,当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彻底是懵的,可是那个老师一言不合,马上从讲台走下来,用了一种拎东西的方式,拎着我上了讲台,众目睽睽之下,我当然没有让老师得到他想要的答案,最后我就这样,一边哭着一边站在讲台的一角听课,整整一节课。

大概也是因为这个阴影,我自始至终都学不好数学,当然这也完全不能怪老师,可是说真的,这对我来说是挥之不去的一个记忆。

3、

我们再来说到犯罪:“我们发现罪犯和问题儿童、神经官能病患者、自杀者、酗酒者、性欲倒错者,他们虽然各有不同的失败表现,但是他们是同一类型的人。他们都是处理生活问题上遭到了挫折,特别是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总是失败。如果想了解罪犯,还有另外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克服困难。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达成目标,如果实现了,我们就会有优越感,并能感到自己的强大。”

也许我们很难理解一个罪犯,他的内心里到底都是怎么想的,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糟糕的家庭生活,工作生活,或者是学校生活,肯定是造成一个人去犯罪的根本原因。

但凡犯罪的一个人,无论是冲动犯罪或者是蓄谋已久的,去认真地分析他曾经经历过的,总会有影响到他的那个阴暗面。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很是轰动的马加爵事件,如果来分析他的童年,贫困的家庭环境,让他尝尽了生活的苦难,也许他的童年里,不是只有爸妈是不是爱我这件事了,有的是,今天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

而且,在他考上大学之后,他的情况也不是很好,由于他的贫困,孤僻,同学们孤立他,讥笑他,这让他的自卑心到了极致,从而最终爆发。

综上,纵观这本书所描述的这些情况,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成长,取决于他生长的环境,家庭,还有学校,还有社会对他的各种影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罪犯,也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会生活的很不幸。可是,一个阴郁,或者是放纵的童年,绝对会是未来更糟的结果的一枚种子。

所以,我们要记得“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相关文章

  • 《自卑与超越》---童年的那颗种子

    你的童年,不悲不喜,它就在那里。---2018年4月28日 1、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一个很害怕过马路的人,当...

  • 话语的种子·《自卑与超越》

    还没有那么熟,甚至未曾谋面的伙伴们,在群聊中聊起【自卑】的正面意义,水沐本意助兴提亮的一抹,不想“听”者无心,“观...

  • 自卑与超越——童年的影响

    看到这本书名《自卑与超越》,心里第一感觉:绝妙!我总对陈先生说,我们要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没有阴暗面的人,不像我们两,...

  • 解读《自卑与超越》

    题记:没有了解一个人的童年,是不会了解他的现在的。 买《自卑与超越》的时候,我很好奇,自卑需要怎样的超越呢?是不是...

  • 一个人可以走很久,一群人可以走更快

    11月16日 读书打卡 Day4 书名:《自卑与超越》 篇章: 4.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5.童年记忆的...

  • 202004《自卑与超越》你是一个自卑的人吗?

    读书笔记,书名《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书摘======== 了解自卑,超越自卑,...

  • 超越自卑——《自卑与超越》

    读书小队第四本书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周断断续续看完了。 运用了读书小队第二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所以即...

  •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1.自卑与超越 最近看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我发现自卑与超越正好代表着人类的两大心理需求,安全感和存在感。 代表...

  • 因为自卑 所以超越

    因为恐惧,所以追求安全;因为饥饿,所以追求温饱;因为自卑,所以追求超越。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说,自卑与...

  • 《自卑与超越》第四章

    2020.03.02 书名:自卑与超越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马晓娜 译 章节:第四章 童年...

网友评论

  • 83e7b8c2b49c:有图有真相的感觉,能把书中的内容赋予生活中的事例来鲜活阐明,太棒了!
  • zero007:道理与事例完美的结合
  • 已申请销号:精彩的解读啊!有理有据,有故事啊!
    你的样子1314:@涅阳三水 谢谢喜欢😊

本文标题:《自卑与超越》---童年的那颗种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mi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