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直在找寻文化,找寻独属于他们的文化,遗憾的是,他们似乎并没有找到真正的中国文化。余秋雨说:“渴求是因为缺失,既然缺失了,就不会清楚它究竟是什么。因此,天下很多渴求,都是以提问的方式来表达的。”那何谓文化?
关于文化的定义,许多人都给出了解答,或是褒义,或是中性,但我最认同的还是余秋雨先生的回答。他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文化,这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话题,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不就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吗?而今它聚集成一种强大的集体人格令沉睡的中国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按照此种逻辑,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一切文化都积淀为集体人格,不是鲁迅拯救了中国,而是中国拯救了鲁迅。”鲁迅的文学作品就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国民性。看到他作品中写中国人对于日本人杀害自己同胞所表现出的冷漠时,我们感到痛心,但这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这难道就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那些血缘所相连的文化哪去了?但幸好,中国人并没有完全丢失自己的文化,我们渴望和平,渴望统一,渴望团结,所以,面对日本的入侵时,我们展现出了国人所特有的文化,这是一种强大的集体人格,这是对中国的拯救,更是对自己的拯救。
说到中华文化,我们就不得不说中华文化的特性,其一,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这里所说的礼仪之道是指一种文化形式。中国历来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如今,即使“某某到此一游”、“游人随地吐痰”、“中国人素质太差”都不能抹杀掉中国存在很深的礼仪文化,但在我们慢慢丢掉时请记住把礼仪捡起,我们不能让中国人的骨气在我们这一代丢失。其二,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这里所说的君子之道是指一种人格。儒家很早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中国是君子,就不能遗忘我们所拥有的人格。其三,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这里所说的中庸之道是说不偏激。中国能够存在如此之久,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庸之道,它不偏激,不走极端,它一直以一种合适的脚步平稳的走在世界的大道上,这也许就是中国文化在本性上不信任一切极端化的诱惑吧!
从历史的角度说,要想灭掉一个民族,除了武力征服外,最重要的是灭掉它的文化,因为文化是根,如果连根都没有了,那这个民族也就无法发展了。所以说,文化对一个民族是多么重要,而中国文化对我们更是非常重要!尽管余秋雨先生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及中国文化的忧患,但我相信,中国人会慢慢去克服,中国文化会依靠它强大的生命力继续站在世界的前端。
何谓文化?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