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师执教庄子的《秋水(节选)》,在引述了金岳霖先生“说《庄子》”一段文字之后就背诵了课文,给师生们一个不小的惊叹。
能够当堂背诵课文的语文老师已经很少了,陆老师还能做到这一点,委实不易。一般来说,语文老师也无需一定要与学生一起同背课文,可以在教学上化更大的功夫去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然而,我们也发现,当我们要求学生背诵多少多少课文甚至还要背诵课外课文的时候,学生们常常表现出无奈和厌倦的情绪,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语文教学的矛盾和艰巨。如果,语文老师都能够和学生一起读背,至少可以帮助学生澄清一种错误的认识,这并不是一种强迫的行为,而是一种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是提高语文学力的一种有效行为。
关于语文老师的读背问题,这里也没有必要展开来。只想说明一个道理,当课堂上语文老师能够以自己深刻的理解和声情并茂的声音来涵咏诵读的时候,将会给学生以一种示范和惊觉,语文就是这样的美。
陆老师在教读《秋水》的时候,大致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是疏通文句,二是辨析文意,三是引发启示,四是拓展延伸。整个课堂一气呵成,很顺畅也很实效。师生之间的对话既扣住了文言文的特点,又启发学生进行人生思考,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积累知识,走向体验和自觉。
语文课上的“语文味”——《秋水(节选)》教学评点下面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堂课。
首先,语文课要突出语言味。语言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抓住文本语言进行教学,二是教学语言充分表现语文的魅力。前者是语文课的一个前提,是能不能反映语文课本质的一个标志。陆老师的课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安排了课前预习,让学生直接在书本上进行解词释句,课堂上针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纠正和强调,这一点做得较为扎实。如果说还要补充的话,就是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疏通情况,课上就能够更具针对性,不仅仅就回答情况来进行改正了。这是教学的一个基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绕开的一个环节。一则让学生进行了预习和交流,二则相互获得了订正的机会。我们为什么说备课要备学生,就是要让上课老师知道,你面对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等方面的情况,便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安排有效的教学进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时间。
陆老师紧接着就课文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涉及到课文的技法、人物的心理和故事的意义等内容,大部分时间里学生能够根据教学的问题展开思维,也能从中明了课文所揭示的主题;但是,在一些教学细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处理并不十分妥帖,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的“课文最有趣味的在哪里,或者说,是什么写法”,这个问题将“趣味”和“写法”的概念等同了起来,所以,学生的回答就有“对比、象征、神话人物”等内容,似乎“写法”就是“趣味”,显得莫衷一是。老师在点拨之中纠转了象征的说法,认为这应该是人格化的写法,但并没有进一步说明本文的“趣味”到底在哪里。无疑,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编织了一个寓言故事,让大家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这是一种设喻手法,是寓言故事的一种普遍规律。而寓言故事有无趣味性,关键就看这个故事有没有寓教于乐和寓教于趣。就学生而言,就是有没有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莫大的情趣,产生出一种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为老师的教学提供情感智能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教学过程中陆老师还让学生用一个形容词描述河伯很壮阔的面貌,一学生说“水何澹澹”,一学生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老师先是否定前者,再是对肯定后者。然而,前者说的是一个短语,基本接近回答要求;后者却是一个句子,说的是一种气势。但老师并没有就这个问题说明自己的观点,马上又让学生说海若的景象,学生有的说“烟雾迷茫”,有的说“无边无际”,老师的教学中又没有进一步的引导和分析。课后评课时,陆老师说了一下教学的意图,他准备先让学生穷尽河伯壮阔之词,再让学生描绘海若之象,学生就会感到理屈辞穷,以此更显海若的浩瀚无垠,更衬“望洋兴叹”的意义。可惜,老师在教学之中没有尽情发挥启发诱导的作用,浪费了一次难得的教学机会。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织起来的一门学科,教学语文,就是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去寻找语文所承载和反映的内容。只有扎根语言文字,才能真正品味语文。陆老师基本抓住了这一根弦来组织教学,尤其是在河伯“欣然自喜”“望洋兴叹”(望洋向若而叹)“贻笑大方”(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等文句上下功夫,挖掘课文的话中之话和言外之意,从读解走向感悟;然而,教学环节确定之后,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教学细节的问题,尤其要在教学语言上见真章,使文本语言和教学语言相得益彰,就更能反映出语文的教学特征,而且,能帮助语文老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之路。陆老师既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对话能力,就更需要精益求精了。
语文课上的“语文味”——《秋水(节选)》教学评点其次,语文课要讲究文本味。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文本之中习得语文素养和能力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文本的示例作用,才能在文本的揣摩之中明了其章法艺术和主旨思想。理解语言文字,要在文本之中进行。由于《秋水》的节选文本很短,几乎没有必要在艺术手法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所以,陆老师把教学的情意目标定位在文本的启发意义上。在已经疏通和理解文言的基础上,他抛出了如下问题:河伯觉得自己危险在哪里?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于是,学生们几乎脱口而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并指出河神之“殆”的根源在于自得自满。老师及时补充了节选文本之后的一段文字:“北海若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再次引发学生对“大小”的认识,川小于河,河小于北海,北海小于四海,四海小于天下,进一步启发学生对人生的启示。一位学生说到了“环境影响判断,目光要远大”,一位学生说到了“跟着命运走有时会很危险,要突破束缚,就要走出去”。教学到了这个时候,是一个高潮部分,学生也从文本之中走了出来,老师及时强调了“要走出去”的教学观点,比较巧妙地顺应了学生的回答并再次回到了文本之中,让学生又一次体会“小孔子之闻”和“轻伯夷之义”的深意,告知学生学问与道德的修为学无止境的道理。只可惜,老师没有在这个时候再来一点“哲学”,让学生的思想上产生自我的斗争,引发一场“走出自己的眼界和环境”的抗争与裂变。听课的时候,我猛然觉醒,一个人的命运有一半在自己的手里,有一半在上帝的手里,如果连自己的一半也没有把握住,又怎么能伸手向上帝要另一半呢。所谓搅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文本生活焕发教育意义,也许就在这个时候。
语文课上的“语文味”——《秋水(节选)》教学评点再次,语文课要体现文化味。《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离不开文化的土壤,在鲜活和滚烫的语言之中,熔铸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情绪。每一篇课文都有着作者深刻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思想内蕴,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背景。这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基础,是让学生朝着文化品质方向发展的一个积淀的过程。
文化是一种存在方式,语文课堂应该呈现一种文化构建的存在方式。一则因为文本就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代表着作者思想的一个文化蓝本;二则因为语文教学也是一种存在方式,是富有语文教师教学个性的一个文化建构过程。既然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语文教学就是立足语言文字进行阅读理解,那么,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感染和感悟文化的过程。为此,语文教学势必要从文本的原生价值入手,去发现和发展文本的教学价值。一来表现一种语文课堂的生活气息,二来追求一种语文课堂的精神境界。文本的原生价值是静止的教材内容,作者的思想源头也在这里,所蕴涵的价值可以从许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鉴赏,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去发挥文本的流动价值,真正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就有必要运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方法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突破口,使问题转化为话题,不断熏染,不断强化,真实面对文本,真诚互动对话,真切呈现认识,使语文课堂成为走向学习共同体的阵地。
以《秋水》教学为例,陆老师在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价值的时候,学生们开始认识到环境的约束和走出环境的道理,这是一道重要的关口,是将作者思想转化为学生思想的一个关键。而且,更多的时候,是作品的二度创作,是继续和发展作品内涵实现个性解读的的途径。庄子的思想之中虽然有一些唯心色彩,但他“取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等观点还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学生能否从《秋水》中领悟一二,是教学的一个难题。我以为,庄子从河伯的“望洋兴叹”之中告示人们不可“贻笑大方”的道理,正是因为他有一种豁达宽敞的胸怀,他看到了大地万物的自然伟大,懂得了“小孔子之闻”“轻伯夷之义”的合理存在,他的寓意揭示了道学的依据和本质。
事实上,语文课堂上的文化味,不仅在于一种价值和精神的导引,而且在于民族和人性的张扬。教师既能蹲下去看,也能站起来引,教学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愿景而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重构。这是任何课堂都要为之努力构建的一种氛围,也是教学价值的又一种体现。
回到文首涉及到的课引子上来,陆老师以金岳霖先生的“说《庄子》”的一段话导入课文,这段文字高度评价了《庄子》的文学价值,说庄子是大诗人甚于大哲学,是在用诗意盎然的散文写哲学,使人读起来既要用感情又要用理智。这个课引子对激发学生学习文本学习《庄子》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如果老师能就其中的立意来组织教学,不仅在感情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理智上引动学生的思维,那么,文本教学的哲学意味就会更浓厚更扎实,课堂的立意和品味就更高。
陆老师能够上出这样一堂十分流畅和十分有效的课已经很不容易了,也足见他对待语文的情感和理解在逐步产生个性的魅力。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是一个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问题,以上“三味”也只是一些个人的听后感,并不一定站得住脚,写出来供大家批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