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2014年的时候,我还有着听广播的习惯。
我清楚的记得是在大约晚上八九点钟,整个城市华灯初上,霓虹遍布,天空被人造光映的发红,行人匆匆。我依然是坐在公交车倒数第二排的窗边,看着窗外游离,耳机里悠悠传来了万晓利的《女儿情》,我在那一瞬间就沉沦了,脑子中一直在想——这首歌居然还可以男人唱,这首歌男人唱居然这么好听。
悠悠远山墨,拳拳女儿情《女儿情》是86版西游记的插曲,讲的是女儿国国王对玄奘的深情。另外还有一首同曲调不同词的曲子,叫《相见难别亦难》。两首曲子的词写的都很美。
《女儿情》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
《相见难别亦难》
相见难别亦难/怎诉这胸中语万千/我柔情万种/他去志更坚/只怨今生无缘
道不尽声声珍重/默默地祝福平安/人间事常难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远去矣远去矣
从今后魂萦梦牵/从今后梦萦魂牵
我不知道在《西游记》著作中,女儿国国王是什么样的形象,但至少,电视剧版里,女儿国国王可以说,是整个西游记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最柔情的角色,女儿国这个篇章也是西游记里最浪漫的篇章。尽管那个时候我很小,也依然从玄奘的眼中,看出了动情。
九九八十一难,情劫亦是一难,而且比别的妖精要难对付的多。妖魔鬼怪只要孙悟空一棒子就能保唐僧毫发无伤,可是情劫却是谁都护不了的。玄奘头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自己过了这个难关。
《女儿情》是女儿国国王初见玄奘时的曲子,坠入情网的国王,和普通的痴情女子无异,带着小儿女的娇羞,带着痴情人的不管不顾,变成一朵尘埃里的花,仰望她的君子。《相见难别亦难》是女儿国国王与玄奘分别时候的歌曲,字句中全是不舍,却无怨怼,这或许就是一个女人的气度,不怪自己感情错付,不怪玄奘去意已决,只怪今生无缘。
就算生在泥沼,依旧相信爱很美好。
这两首歌,《女儿情》的传唱度要更高一点,我个人觉得,人们更偏爱爱情开始时美好的一切,人们往往会希望把所有的美好锁住,而不去面对最后的悲苦。其实当人们这样想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所有的美好,结局都是悲苦。
只是好在,悲苦并不是终点,只是轮回。
另一方面,《女儿情》这首歌带着一点点古诗十九首的韵味,简单、纯粹、直接、坦率,我爱古诗十九首,也爱《女儿情》。
话说回来,《女儿情》在我们心中是一首地道的女人歌,万晓利是我第一个听到的男人演绎的版本。
听到这个版本的时候,我把万晓利想象成玄奘,于是这首歌从小女儿的娇羞变成了男人的爱怜,让我想起那一句“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反差萌。唱这首歌的男人,便是以我心度你心,将心比心的爱,该有多情深义重,该有多温润如玉!这或许就是那在阿弥陀佛下尚未化了的凡心,在木鱼声声中尚未消失的柔情。
而说起万晓利,也是一个很美好的故事。
温柔的灵魂,周身有光百度上这样介绍万晓利:
1971年10月15日,万晓利出生于河北邯郸。从小喜欢音乐的他从1990年开始自学古典吉他,创作歌曲。1991年,大专毕业,进入工厂,结婚生子。1994年辞掉工作,参加地方文艺团体,开始流浪歌手生活。1997年来到北京,开始在酒吧唱歌,挣钱养家。1999年开始写歌。
网易云音乐的音乐人简介这样介绍万晓利:
他是一位富有浓郁人文色彩的民谣歌手,中国现代民谣的代表人物之一,浮华世界里一位坚定的歌唱者。万晓利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把木箱琴和千变万化的人声,后来他出动机的时候,居然拿出一支碗,用勺子在碗边划出丁冬之声,表情是无比虔诚的,效果是出人意料的。 万晓利因其独特的唱腔被观众评为颠覆民谣的歌手。
万晓利,一个70后的天秤座,与我的生日仅差一天,在我出生那年,开始学习吉他,生活平淡的像一碗午后的凉白开,进厂、结婚、生子。这样平淡至极的生活,或许让他天秤座的文艺细胞无处安放,便统统寄托在了他的音乐中。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歌手,在二十四岁的时候辞掉稳定的工作,开始北漂,是要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
和别的独自北漂的年轻人不同,他带上了他的老婆和孩子,并且在任何外地的演出中都带上他们。没有被繁华腐蚀了内心,才能唱出这样的柔情。
救赎的灵魂,暗夜无眠或许我心目中美好的民谣歌手就应该是这样,在聚光灯下,依然如淡淡薄雾。
当有阳光时,周身全是温暖的光,睫毛跟着旋律抖动,眼睛中有星光、有未来、有梦。
当背景暗下来时,他如黑暗中的路,聚集了这尘世中所有的忧郁和伤感,他抱着吉他坐在那里,承载世界的苦难,救赎万物,如耶稣,如苏格拉底,如佛陀。
这首女儿情最终被收录在韩寒的《后会无期》中。类似的人往往会被命运指引到一起,比如韩寒,比如万晓利。这些人有着同样的感觉:他们是才子,他们天性浪漫,就像是天边漂浮的云,看起来永远长着一张流浪四方的面孔,然而他们也选择了在浪漫背后稳定的生活着,他们妻儿傍身,他们低调柔和。他们把自己的浪漫主义与生活的现实主义恰到好处的平衡在一起,不厚此薄彼,不流浪张扬,也不丢弃自我,永存赤子之心。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这和我很像,于是去查了一下,果然,韩寒也是一个天秤座。或许这就是天秤座的人生哲学,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的,也知道自己肩负的,我们想要成全自己的流浪和放纵,也自愿的将自己囿于厨房和爱,永远都在追寻那个让天秤平衡的中间点,追求平衡的美学。
说起《后会无期》,这部电影的音乐监制是日本音乐人小林武史 ,也是同样的才华横溢而又低调内敛的音乐人,出生于59年,周身散发出温文尔雅的中年文艺大叔气质,。
《后会无期》还有一首很好听的歌,便是同名的电影主题曲,由邓紫棋演绎。这首歌改编自美国的乡村音乐名作《The end of the world》,这首歌用美式的诗歌形式,歌颂了一场沉沦的爱情,因为以前就很喜欢这首歌,所以对《后会无期》也产生了爱屋及乌的感情。
《后会无期》这首歌的歌词编曲也很出色,没有砸韩寒才子的招牌,每次唱到“在每个繁星抛弃银河的夜里,我会告别,告别我自己”的时候,我似乎看见自己茕茕孑立于一望无际的海面,正如我诗中所想,你我皆是孤舟,宇宙越阔大,你我越渺小。
你我,皆是孤舟我爱极了这种上帝视角来俯瞰我的人生,看自己在这渺小而又无垠的舞台上,嬉笑怒骂,宁静疯狂,然后赞颂这重小的生命。美好的音乐,一般来说,都是关乎爱,相聚和别离。我们为人,也无一幸免。
不管是翻唱《西游记》插曲的《女儿情》,还是改编了美国乡村音乐的《后会无期》,这两首歌都完美的契合了《后会无期》这部电影的气质,也契合了韩寒的气质。中国的古典音乐,与美国的旧式音乐,在这个才子的浪漫主义中完美的融合起来。
也对,不管美国中国,不管古代今朝,这一切的一切,无非就是爱,相聚和别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