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中华文学
学生谈学《论语》体会

学生谈学《论语》体会

作者: 兰泽君 | 来源:发表于2021-09-03 16:39 被阅读0次

学了《论语》十二章以后,我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作业是都交上来了,质量实在令人心塞。但失望之中还是有些许安慰,一小部分同学很认真地谈了自己对《论语》的理解,从中折射出青年一代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他们敢于剖析自我,注重自身修身,志存高远,向阳向生。

就像撒一把种子,不可能期待它们都长成茁壮的小苗,几十个学生不可能每人都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五个手指还不一样齐呢。

有一个学生的体会中不仅用语粗鄙,而且三观不正,通篇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如“《论语》前四章说得神乎其神,无非就是他妈的人生罢了”,“人必仁,若不仁,则礼乐于之对牛弹琴罢了,无甚鸟用”……另一个学生则说:“你以温良待人,终有碰壁的时候,收起你的温良……你愿意做一个君子吗?”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对传统文化没有丝毫敬畏,不顾自身形象,出口成“脏”,思想偏激,理解片面,随意曲解。

这难道是一个新时代的高中生该有的形象?即使我们没有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没有夏明翰同志“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牺牲精神,没有张桂梅校长为了女孩子们的独立和尊严将青丝熬成白发的奉献精神,至少也要有起码的文明礼仪和是非观念吧?为什么有的青年学生向善向上,而有的却在质疑甚至践踏祖国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国外倍受推崇,毕竟这些经典文化是我们的古人智慧的结晶,而作为炎黄子孙对此却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可谓墙里开花墙外香。

对于传统文化,教师不能强求学生全盘接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对于文化经典的理解也要与时俱进,找到适合时代发展的尺码,不要机械套用。

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尘封中绽放新的光彩。愿我们的年轻人多学经典,多一些责任和担当,胸怀天下,不负青春。

相关文章

  • 学生谈学《论语》体会

    学了《论语》十二章以后,我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作业是都交上来了,质量实在令人心塞。但失望之中还是有些许安慰,...

  • 每日学经典——论语·里仁篇(个人感悟)

    学经典学的是智慧。每日陪您学经典。 今天学习的是论语·里仁篇,此时此刻,与友友一起诵读品味经典,静心体会《论语》中...

  • 2019-03-08

    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一一读《论语》点滴谈 2019-3-8 ...

  • 《论语》日日谈第5期

    《论语》日日谈 第5期 吴华平新解 本章为《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原文】 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

  • 从《论语》谈“学”

    《论语》成书于春秋时期,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一本语录体,它记录了儒家思想的经典,谈到了诸多观点。今天,...

  • 《论语》日日谈 第3期

    《论语》日日谈 第3期 吴华平解读 【新解论语】 尧曰篇第二 【原文】 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主...

  • 论语学而篇第一  心得体会

    本周听夏红老师对《论语》的解读,使我对《论语》的理解更加深入。开篇即谈学习,可见学与习的重要性。 旧说:“学,觉也...

  • 《论语》日日谈 第4期

    《论语》日日谈 第4期 吴华平新解 本章为《论语》:为政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

  • 幸福是一种能力

    带着学生读《论语》两年了,对于论语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昨天听了樊登读书“樊登讲论语:学而”,对论语有了进一...

  • 读《论语》谈君子:三弟子问君子

    《论语》论学,有为人之学,为学之学,为政之学,而为人之学无疑是核心。为人之学,也就是君子之学。孔子谈君子的话不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谈学《论语》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ek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