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火时,你能意识到自己在发火吗?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你的情绪失控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元认知告诉下面两种情况:1.我在发脾气,但是我不知道,2.我在发脾气,我知道我在发脾气,这两种情况,我们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会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种我们对自己情绪没有觉察,因此我们的行为很容易被愤怒的情绪引致没有边界,很多伤害事件都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而发生的,我们很容易在自己巨大愤怒中随意发泄自己行为,最后导致对他人甚至自己严重伤害事件。第二种当我们对自己情绪有觉察,我们知道此刻我们的情绪状况例如把情绪赋予一个图表红黄蓝,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情绪愤怒值,而且同一颜色还可以赋予不同数值,数值越大情绪愤怒越大,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处于那个区间什么位置时,我们就很容易控制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会因为自己觉察多了很多自控和边界。当你发怒时,请觉察自己的情绪,相信效果会大大的不同。
前天嘉爸看到嘉嘉在辅导班数学堂测试卷,嘉嘉没有订正试卷错题,立马就启动了他不受控制的情绪,大声的呵斥,嘴巴像机关枪似的责骂,嘉嘉只要回应两句,他就马上暴跳如雷,在情绪失控下我看到他几乎要抡起凳子砸向嘉嘉,还好只是飞起一脚踢向嘉嘉,我一直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知道他教育嘉嘉即使是错了,我也最好不当着嘉嘉面去沟通,以免爸爸的威严扫地。
先生期间不停呵斥“你改不改,说以后要怎么做,到底要怎样才是好好听课,如果下次还是这样,你就不要上课了,把钱都退给我们”,我心中黯然神伤,威胁孩子不上课,如果他真不想上课,这个威胁有用吗?先生不是自打嘴巴吗,一个人要改掉自己缺点何其难,当自己下定决心去改正也就是自己内动力,自驱力才是最大修正自己错误或者不良行为的良方。我好声好气和先生沟通了不下几百次,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要动辄就火冒三丈,义愤填膺,我们不要总是随意释放自己愤怒情绪,看似孩子当下听话了,事实上他听见的只是我们愤怒的语言,被我们愤怒的样子惊吓到了,对孩子教育无从谈起,甚至声音越大,教育效果越差,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情绪平和下的好好说话,难道先生不是吗?我多次劝说先生注意自己情绪,但是改正了吗?我们自己采用我们的错误行为,却口口声声要求孩子做到正确行为,这个不是自相矛盾吗?教育通过控制永远没办法让孩子形成更好的内动力,科学的引导和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更重要。
当嘉嘉匆忙吃完饭去辅导班,我也是很有情绪,看到他如此肆无忌惮一点小事让孩子承受如此巨大心里压力,家里能量场一度让人窒息,这么小的孩子内心压抑多大,作为旁人的我,人到中年都受不了他高压的让人无处可逃的痛苦,更何况一个14岁的孩子,如果总是多次出现这样变态行为我真担心孩子有一天会情绪崩溃。因此我还是分好好和他谈谈。
“先生,我看到你今天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你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在陪伴孩子过程中不是释放自己不良情绪,更重要要想办法帮助孩子的成长。你释放了你的愤怒,但是你不知道你对孩子造成了多大伤害,我把你们对话和你的情绪失控录音下来了,你可以听听”,我放了两分钟给他听,他不愿意关了。
“既然你都不愿意听听你当时的表现,我说说我的感受,例如儿子只要回应你,你就马上愤怒责骂他找借口,你是希望他言听计从,你说什么就像机器一样重复你的话,不能有自己任何观点和想法,是吗?你希望他唯唯若若,低声下气吗?为什么你总说当别人欺负他时,他不敢反抗,你不觉得和你平时愤怒下教育有关吗,他敢反击吗,他敢反抗吗?不敢因为和你长期相处中你的权威一直压着他,不让他有自己的声音!先生即使是皇帝陛下他说话,他的臣子们还可以纳谏呢,你有这么可怕吗?别人都不能有自己声音,如果孩子真成了你控制下的复读机,你会不会不寒而栗呢?”
可能是听我和他分析了,有一些反思,但是他依然要站在制高点,说他为什么生气,都是孩子的原因。
“先生,其实我觉得你这么容易易怒,我觉得和你成长经历有关,你成长过程的伤痛,你自己要去觉察,情绪没有对错,有情绪很正常,但是表达情绪方式有好坏,你能否每次情绪失控前先意识到自己情绪正在失控,如果自己无法控制自己情绪,马上闭嘴选择离开,避免伤害行为,也避免严重影响亲子关系,良好亲子关系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此刻不作为可能比你的作为更好,因为越作为越无为,越作为对孩子伤害越大,我们要教会孩子面对不良情绪时好的处理方式。言传身教,身正垂范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希望先生慢慢能够觉得到自己暴怒的情绪,当自己觉察到了,情绪带来的伤害会小很多。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请管理好我们的情绪,做一个情绪平和的父母,我们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