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布 梭 别 苑三花烂漫
读《黄帝内经》素问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15——生化寿夭不同,

读《黄帝内经》素问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15——生化寿夭不同,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2-08-16 14:03 被阅读0次

(原文)

帝曰:善。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洿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帝曰:其有寿夭乎?岐伯曰: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帝曰:善。其岁有不病,而脏气不应不用者,何也?岐伯曰:天气制之,气有所从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见燔焫,革金且耗,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口疡,寒热胕肿,风行于地,尘沙飞扬,心痛胃脘痛,厥逆膈不通,其主暴速。

(解读)

帝曰:善。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黄帝道:讲得。同是一个地区的气候,而生化寿夭,各个不同,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洿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岐伯说:这是高下不同,地势差异引起的。地势高的地方多寒,属于阴气所治;地势低的地方多热,属于阳气所治;阳气太过,四时气候就到得早;阴气太过,四时气候就到得晚,这就是地理高下与生化迟早之关系的一般规律啊。

帝曰:其有寿夭乎?岐伯曰: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黄帝又道:那么它对寿夭也有关系吗?岐伯说:地势高的地方,因为寒则元气固而多寿;地势低的地方,因为热则元气泄而多夭。地域大小的差别则是:地域小,寿夭的差别就小;地域大,寿夭的差别就大。

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所以治病必须懂得天道和地理,阴阳的相胜,气候的先后,人的寿命在通常意义上的长短,生化的时期,然后才可以了解人的形体和气机啊。

帝曰:善。其岁有不病,而脏气不应不用者,何也?黄帝道:讲得。岁运当病却不病,或脏气应该相应而不相应,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曰:天气制之,气有所从也。岐伯说:这是司天之气制约着人身,脏气有所适应的关系。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见燔焫,革金且耗,大暑以行。黄帝道:我希望详细地听听。岐伯说:少阳司天,火气弥漫于地,肺气上从天气为火用事,地上的草木受灾,现出烧灼的现象,金气因之变革,而且消耗,火气太过、炎暑流行。

咳嚏鼽衄鼻窒,口疡,寒热胕肿,风行于地,尘沙飞扬,心痛胃脘痛,厥逆膈不通,其主暴速。在人则有咳嗽、喷嚏、鼻涕、衄血、鼻塞、口疮、疟疾、浮肿等。厥阴在泉,则风气起行于地,飞沙扬尘,发生的病变为心痛、胃脘痛、厥逆、胸膈不通等,病变很快就会暴发的。

今天学习了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黄帝内经》素问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15——生化寿夭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hj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