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城不大,但风水极佳。这不是谁说的,而是有实证摆明。三百多年前那一位几乎和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齐名的康熙大帝,不就一眼相中了这地方,并且决定在这里修建自己消暑的后花园——避暑山庄。说到这,您一定知道,我说的这地儿,就是北京的北边一座风景绝佳的小城——承德。

这地儿原来可没啥人,清朝的时候有史可查的原是个叫热河上营的小地方。康熙皇帝北上木兰围场围猎,途径此地,慧眼识宝地,才有了后来飞黄腾达的大清第二政治中心。
康熙皇帝的继任者是雍正帝,一位铁血皇帝,颇有些手腕,排除异己是他最喜欢干的事情。他很好的延续了康熙的鼎盛基业,但他个人似乎没有留下太多跟承德相关的故事,但好在他的儿子为他扳回一局,好吃好玩好美女的乾隆皇帝,可没少沉浸在这避暑山庄的湖光山色之中。

始建避暑山庄的康熙皇帝一生充满传奇,而传奇的皇帝往往都有过人的智慧。在他不算长的人生之中,他却足足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并且真正的算个明君。他在承德除了修建避暑山庄,还陆续兴建了众多庙宇,就是个怀柔天下的大棋局。这步棋局一落子,就奠定了后世子孙和少数民族融洽的关系,双赢,多赢,稳赢。

自八岁登基,康熙擒鳌拜,平三藩,战沙俄,收台湾,剿灭葛尔丹……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清朝入关以来的巅峰。不敢说千古一帝,也绝对不亚于秦皇汉武。避暑山庄的兴起,热河这片土地的繁荣,也是他的一大功绩。
满清入关之初,八旗子弟雄赳赳气昂昂,文治武功也大书特书。可见爱新觉罗的子孙,还是有能人的,只可惜康熙皇帝也没有想过,在他的后世子孙里也会出现断送了整个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但清朝绝不应为整个封建社会背黑锅,其实整个清朝,也没谁真的是不励精图治的,只是闭关锁国实在太久了,明朝埋下的伏笔,一直持续到晚清,中国与西方世界相比思想意识落后的太多了,犹如扛着锄头的农夫,与举着猎枪的猎手,高下立判。
乾隆皇帝是对承德及避暑山庄影响更大的人,比起他的祖父康熙,他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建设成了这座世界第一大皇家园林,并且他还继续完善了围绕避暑山庄,诸多寺庙道观,不断安抚佛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和本土信仰道教的汉民百姓。

承德的寺庙多是藏汉结合,甚至照搬西藏风格,这都是出于对于少数民族信仰的尊敬。康熙和乾隆都认为民族怀柔政策,远比战争手段更加高明,当年古北口长城年久失修,康熙皇帝就却下令不再进行修缮。长城如果有用,大清朝就不会击溃明朝入主中原,康熙深明此中要义。

民族的团结,统治的稳定,一定是通过文化和信仰的认同来辅助调节和少数民族不时紧张的关系的。兴建庙宇,拉近了信仰藏传佛教的西藏和蒙古部落的关系,乾隆朝时六世班禅活佛也不远万里来此朝觐皇帝。如此这般,在避暑山庄的一片歌舞升平中就团结了众多民族,大清朝的中央集权可谓成功。
皇家的气魄自然不能小,好大喜功,从不节省的乾隆更是这方面的追求者。寺庙可以用黄金镀顶,佛像可以用金丝楠木,西藏的布达拉宫可以按图重建个缩小版,下了几次江南还把人家的珍奇景色、人文建筑仿造回来。行走在避暑山庄里,你看那金山亭、烟雨楼、狮子林等景色,哪一处不是江南风貌呢。
康熙皇帝选定此地,自是先爱上了这片土地的神奇自然景观,自于美轮美奂的山庄和庙宇,那都是后来的事情。所以承德的自然风光,绝对不输人文的经典。磬棰峰、双塔山、天桥山、蛤蟆石、僧冠峰等,大都是康熙乾隆亲自探访过,就连几处温泉也曾沐浴过皇恩浩荡,留下了不少诗句。如果有机会来承德旅游,一天两天恐怕是不够的,这小小城市,却需要用很多天细细品味才能找到几分当年皇帝的感受。
至于木兰围场,那更是远在避暑山庄之前就被皇家青睐有加,但那已经远离城市,和承德城市里的风光迥然不同,有机会再与大家细说吧。

随手写一写,感觉终究道不尽这数百年的底蕴,承德所承载的,确是天之德。
ps:
作者简介:孙云龙,中共党员,北京铁路局承德工务段职工,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道家文化传承人,承德富强口才学校校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