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人物
对斯大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的思考?

对斯大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的思考?

作者: 老君说战略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13:39 被阅读47次

一、斯大林在推动朝鲜战争时为什么欺瞒中国?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68年了,回首那场战争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萦绕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在开战之前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曾征询过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意见,而毛泽东当时正在准备中国统一的最后一战——解放台湾,因此上希望金日成不要过早的发动朝鲜南北战争,因为那将牵扯到美国,甚至会导致中美的开战的结果,这即不利于朝鲜的统一战争,也不利于中国的统一战争。

毛泽东不但对金日成表答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把中国的想法通报了斯大林,斯大林当时表面上承诺不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但实际上斯大林却在金日成前往莫斯科征询其意见时,怂恿金日成发动战争。

疑问就在这里,斯大林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的老大哥为什么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顾中国的反对怂恿金日成打朝鲜战争呢?

要知道一旦金日成发动战争,美国就会干预,而金日成又绝不是美国的对手,难道斯大林是想把朝鲜半岛拱手让给美国?不是,斯大林怎么会把已经到手的战略缓冲区白白扔掉;是斯大林想和美国在朝鲜半岛决一胜负?也不是,当时美苏在欧洲方向已经形成军事对立,而斯大林一旦在朝鲜与美开战,无疑会遭到欧美的东西夹击,第三次世界大战由此打响;唯一的答案就是斯大林想利用朝鲜是中国之所必救的战略门户把中国拉入朝鲜战局。

二、为什么説朝鲜是中国之所必救的战略门户?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中国国内政局还不稳定,到处有国民党的残余特务和地方匪患,而盘踞在中国台湾岛的蒋介石也时刻梦想着反共大陆,不时派飞机对我重要城市进行轰炸。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美军一旦从朝鲜半岛攻入中国东北,就会造成新生的共产党政权被美蒋南北夹击的被动局面,并且美军只要突破了鸭绿江防线,东北广阔的松嫩平原就会展现在美军机械化兵团面前,此时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部队再勇敢也无法用血肉之躯去抵挡美军的机械化战车的碾压,美军将不可阻挡的直逼山海关一线,而山海关一旦失守,新生的共产党政府的首都将直接暴露在美军的炮口之下,中国共产党必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李自成,被迫撤出北京,再次与南北夹击的美蒋展开游击战,中国也会再次陷入被侵略和内战的深渊。

所以只要朝鲜战争一打响,中国就必须把美军堵截在中国的北大门之外,而朝鲜多山的地形又有利于中国军队的隐蔽行动和展开山地运动战,相反却不利于美军的机械化军队的展开,

中国东北与朝鲜的这些地形特点注定了朝鲜是中国北方战略门户的作用,也决定了朝鲜安则中国安的地缘关系。

斯大林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暗中怂恿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然后拉中国入局。

三、斯大林拉中国进入朝鲜战争的诱因是什么?

如果斯大林拉中国入局的答案成立,那么又一个疑问来啦,斯大林这样做的诱因是什么呢?答案也很简单,对中国的觊觎之心与控制欲。

斯大林对中国的觊觎之心最早表现在1941年,当时苏日刚刚打完诺门坎战役,日本尝到了苏联的厉害不敢在动北进的念头,而苏联在欧洲方向也面临德国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苏日两国达成了妥协。苏联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并发表了联合声明:“为了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此时斯大林为了本国利益出卖中国国家主权的险恶用心表露无疑。

如果说这次斯大林出卖中国国家利益的行为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那么1945年美英苏抛开中国出台的有关战后安排的《雅尔塔协定》就是一份刺裸裸的对中国国家主权的侵吞行为。在这份协定上美英苏三国单方面出卖了中国的主权利益,强行把外蒙从中国的版图上割裂出去成为苏联与中国之间最大的战略缓冲区,并同意苏联在中国东北部分地区搞军事控制和谋取商业利益。

根据这份对中国不平等的协定,苏联胁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实现了对中国的主权割裂和对中国东北的军事存在和获取商业利益。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苏联开始还企图要求延续《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内容,遭到毛泽东的反对。并要求重新签订新的平等条约,当时毛泽东正在苏联访问,这种情况下遭到了斯大林的冷遇“软禁”。

这一情况被英国察觉,英国于是一面打算承认新中国政权和打算与中国建交,一面在媒体上放风,“毛泽东被苏联软禁”,拉拢中国,分裂中苏关系的企图一目了然。直到此时斯大林才慌忙同意毛泽东的要求重新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条约》。至此斯大林对中国的主权觊觎之心虽然无奈终止,但他对中国的控制欲已昭然若揭。

斯大林对中国的控制欲还体现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划江而治”和平谈判过程中的政治操作。

1949年初,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国民党败局已定,中国共产党一统天下的趋势已经明朗,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开始积极准备渡江作战,而恰在此时美苏两国几乎同时在中国南北两方开始了政治操作。美国在长江以南推动了国民党的换帅,推出了李宗仁政府,并向共产党提出以划江而治为目的的和平谈判。在长江以北,斯大林则向毛泽东提出“南北分治,适可而止”的建议。他的理由是如果中国共产党执意打过长江将引起美国的干预,会直接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苏联不利。为此他还派米高扬专门来中国试图说服毛泽东。

显然美苏都不希望看到中国的统一,他们是想在中国的复制东西德和南北朝鲜的割据模式,从而实现他们在中国的战略存在。也许在斯大林的内心有这样一种逻辑“一个强大独立的中国远不如一个有强敌在侧相对弱小的中国好控制”,这也许是斯大林干预中国内战的一个阴暗的想法吧?

上面的三个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斯大林对中国的觊觎之心和控制欲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贯的。后来斯大林的继承人赫鲁晓夫在1958年提出与中国组成“联合舰队”的想法再次佐证了斯大林对中国控制欲的真实存在。而“联合舰队”事件也直接导致了中苏关系的决裂。

可以这样说斯大林对中国的觊觎之心和控制欲使他在与中国的交往中有了不光彩的一面,这也解释了斯大林对中国表里不一瞒天过海,怂恿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的诱因。

四、斯大林设计拉中国进入朝鲜战争的目的?

有了对中国的控制欲,如何实施对中国的控制也就成了斯大林的思考。面对强硬的毛泽东和其手下的五百万军队,最好的办法就是戳伤毛泽东的锐气和削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实力,而朝鲜战争恰恰给斯大林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只要中美在朝鲜开战,斯大林就能实现用美军消耗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戳伤毛泽东锐气的目的,尔后苏联再以支持中国的理由出兵中国,就可以实现对中国的军事控制。

这一点也是可以通过当时的一些历史事实得到印证的。

在中国出兵朝鲜之前的1950年10月份,周恩来曾经秘访苏联争取苏联的军事援助,一开始周恩来介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朝鲜局势和是否出兵援朝问题的情况(注:当时中国内部有争论),说明中国的实际困难,提出只要苏联同意出动空军给予空中掩护,中国就可以出兵朝鲜。显然周恩来的介绍给斯大林的第一印象是中国在犹豫。于是斯大林此时满口应允了周恩来的请求説:“这些问题我们考虑过。我们也曾设想过如何直接帮助朝鲜同志。但苏联政府早已声明过,我们的军队已全部撤出朝鲜了。现在我们再出兵到朝鲜去有困难,因为这等于我们同美国直接交战。所以设想,中国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兵力,我们供应武器装备。在作战时,我们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空军作掩护。但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才能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作战”。但后来斯大林从商谈中看到了中国铁定出兵朝鲜的态度后,便撤回了先前答应的空中掩护。不仅如此,在中美开战后,斯大林答应的其他武器装备也是以先破后好和少量多次的方式补充但中国志愿军部队的。因此在抗美援朝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与现代化的美军展开嗜杀的。直到志愿军几乎打完了五次战役,苏联的装备才姗姗来迟,而此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打了半年之久,中美之间的主要战役已基本结束。这不能不说是斯大林故意消耗中国军事实力的一种手段。

斯大林除了有通过朝鲜战争实现削弱中国军事实力的嫌疑外,老君认为斯大林可能还有另一层考虑就是通过中美开战,彻底消除中美走近的可能。

这也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当时中国内战刚刚结束,美国想通过支持蒋介石获胜控制中国的战略打算失败,至此美国不再信任蒋介石,对败退台湾的蒋介石采取了放弃政策,没有把台湾纳入美国的防御圈之内,这使得蒋介石惶惶不可终日,时刻准备着再次逃亡。而此时新生的中国政府正积极准备统一台湾的最后一战。这种情况下美国与中国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关系,即如果在接下来的中国统一战争中,美军不干预,中美之间就有可能再次走近(延安时期是第一次),这也不是没有预兆的,当初英国等几个西方国家准备承认共产党中国,并准备建立关系的案例就说明一切皆有可能。因此也不排除斯大林拉中美开战有彻底杜绝中美走近的战略意图。

以上文字是老君对68年前发生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留下的一个历史疑问的思索,通过这一思索或许多少能解开中苏最终交恶的根源所在;通过这一思考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当初新中国的困境和胜利的来之不易;通过这一思索我更体会到了毛泽东的伟大,更为感配他伟大的战略胆略和伟大的军事指挥艺术。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绝无仅有的战争奇迹,只此一役毛泽东就足以傲视全球!傲视历史!傲视未来!一、斯大林在推动朝鲜战争时为什么欺瞒中国?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68年了,回首那场战争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萦绕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在开战之前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曾征询过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意见,而毛泽东当时正在准备中国统一的最后一战——解放台湾,因此上希望金日成不要过早的发动朝鲜南北战争,因为那将牵扯到美国,甚至会导致中美的开战的结果,这即不利于朝鲜的统一战争,也不利于中国的统一战争。

毛泽东不但对金日成表答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把中国的想法通报了斯大林,斯大林当时表面上承诺不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但实际上斯大林却在金日成前往莫斯科征询其意见时,怂恿金日成发动战争。

疑问就在这里,斯大林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的老大哥为什么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顾中国的反对怂恿金日成打朝鲜战争呢?

要知道一旦金日成发动战争,美国就会干预,而金日成又绝不是美国的对手,难道斯大林是想把朝鲜半岛拱手让给美国?不是,斯大林怎么会把已经到手的战略缓冲区白白扔掉;是斯大林想和美国在朝鲜半岛决一胜负?也不是,当时美苏在欧洲方向已经形成军事对立,而斯大林一旦在朝鲜与美开战,无疑会遭到欧美的东西夹击,第三次世界大战由此打响;唯一的答案就是斯大林想利用朝鲜是中国之所必救的战略门户把中国拉入朝鲜战局。

二、为什么説朝鲜是中国之所必救的战略门户?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中国国内政局还不稳定,到处有国民党的残余特务和地方匪患,而盘踞在中国台湾岛的蒋介石也时刻梦想着反共大陆,不时派飞机对我重要城市进行轰炸。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美军一旦从朝鲜半岛攻入中国东北,就会造成新生的共产党政权被美蒋南北夹击的被动局面,并且美军只要突破了鸭绿江防线,东北广阔的松嫩平原就会展现在美军机械化兵团面前,此时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部队再勇敢也无法用血肉之躯去抵挡美军的机械化战车的碾压,美军将不可阻挡的直逼山海关一线,而山海关一旦失守,新生的共产党政府的首都将直接暴露在美军的炮口之下,中国共产党必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李自成,被迫撤出北京,再次与南北夹击的美蒋展开游击战,中国也会再次陷入被侵略和内战的深渊。

所以只要朝鲜战争一打响,中国就必须把美军堵截在中国的北大门之外,而朝鲜多山的地形又有利于中国军队的隐蔽行动和展开山地运动战,相反却不利于美军的机械化军队的展开,

中国东北与朝鲜的这些地形特点注定了朝鲜是中国北方战略门户的作用,也决定了朝鲜安则中国安的地缘关系。

斯大林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暗中怂恿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然后拉中国入局。

三、斯大林拉中国进入朝鲜战争的诱因是什么?

如果斯大林拉中国入局的答案成立,那么又一个疑问来啦,斯大林这样做的诱因是什么呢?答案也很简单,对中国的觊觎之心与控制欲。

斯大林对中国的觊觎之心最早表现在1941年,当时苏日刚刚打完诺门坎战役,日本尝到了苏联的厉害不敢在动北进的念头,而苏联在欧洲方向也面临德国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苏日两国达成了妥协。苏联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并发表了联合声明:“为了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此时斯大林为了本国利益出卖中国国家主权的险恶用心表露无疑。

如果说这次斯大林出卖中国国家利益的行为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那么1945年美英苏抛开中国出台的有关战后安排的《雅尔塔协定》就是一份刺裸裸的对中国国家主权的侵吞行为。在这份协定上美英苏三国单方面出卖了中国的主权利益,强行把外蒙从中国的版图上割裂出去成为苏联与中国之间最大的战略缓冲区,并同意苏联在中国东北部分地区搞军事控制和谋取商业利益。

根据这份对中国不平等的协定,苏联胁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实现了对中国的主权割裂和对中国东北的军事存在和获取商业利益。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苏联开始还企图要求延续《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内容,遭到毛泽东的反对。并要求重新签订新的平等条约,当时毛泽东正在苏联访问,这种情况下遭到了斯大林的冷遇“软禁”。

这一情况被英国察觉,英国于是一面打算承认新中国政权和打算与中国建交,一面在媒体上放风,“毛泽东被苏联软禁”,拉拢中国,分裂中苏关系的企图一目了然。直到此时斯大林才慌忙同意毛泽东的要求重新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条约》。至此斯大林对中国的主权觊觎之心虽然无奈终止,但他对中国的控制欲已昭然若揭。

斯大林对中国的控制欲还体现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划江而治”和平谈判过程中的政治操作。

1949年初,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国民党败局已定,中国共产党一统天下的趋势已经明朗,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开始积极准备渡江作战,而恰在此时美苏两国几乎同时在中国南北两方开始了政治操作。美国在长江以南推动了国民党的换帅,推出了李宗仁政府,并向共产党提出以划江而治为目的的和平谈判。在长江以北,斯大林则向毛泽东提出“南北分治,适可而止”的建议。他的理由是如果中国共产党执意打过长江将引起美国的干预,会直接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苏联不利。为此他还派米高扬专门来中国试图说服毛泽东。

显然美苏都不希望看到中国的统一,他们是想在中国的复制东西德和南北朝鲜的割据模式,从而实现他们在中国的战略存在。也许在斯大林的内心有这样一种逻辑“一个强大独立的中国远不如一个有强敌在侧相对弱小的中国好控制”,这也许是斯大林干预中国内战的一个阴暗的想法吧?

上面的三个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斯大林对中国的觊觎之心和控制欲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贯的。后来斯大林的继承人赫鲁晓夫在1958年提出与中国组成“联合舰队”的想法再次佐证了斯大林对中国控制欲的真实存在。而“联合舰队”事件也直接导致了中苏关系的决裂。

可以这样说斯大林对中国的觊觎之心和控制欲使他在与中国的交往中有了不光彩的一面,这也解释了斯大林对中国表里不一瞒天过海,怂恿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的诱因。

四、斯大林设计拉中国进入朝鲜战争的目的?

有了对中国的控制欲,如何实施对中国的控制也就成了斯大林的思考。面对强硬的毛泽东和其手下的五百万军队,最好的办法就是戳伤毛泽东的锐气和削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实力,而朝鲜战争恰恰给斯大林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只要中美在朝鲜开战,斯大林就能实现用美军消耗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戳伤毛泽东锐气的目的,尔后苏联再以支持中国的理由出兵中国,就可以实现对中国的军事控制。

这一点也是可以通过当时的一些历史事实得到印证的。

在中国出兵朝鲜之前的1950年10月份,周恩来曾经秘访苏联争取苏联的军事援助,一开始周恩来介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朝鲜局势和是否出兵援朝问题的情况(注:当时中国内部有争论),说明中国的实际困难,提出只要苏联同意出动空军给予空中掩护,中国就可以出兵朝鲜。显然周恩来的介绍给斯大林的第一印象是中国在犹豫。于是斯大林此时满口应允了周恩来的请求説:“这些问题我们考虑过。我们也曾设想过如何直接帮助朝鲜同志。但苏联政府早已声明过,我们的军队已全部撤出朝鲜了。现在我们再出兵到朝鲜去有困难,因为这等于我们同美国直接交战。所以设想,中国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兵力,我们供应武器装备。在作战时,我们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空军作掩护。但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才能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作战”。但后来斯大林从商谈中看到了中国铁定出兵朝鲜的态度后,便撤回了先前答应的空中掩护。不仅如此,在中美开战后,斯大林答应的其他武器装备也是以先破后好和少量多次的方式补充但中国志愿军部队的。因此在抗美援朝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与现代化的美军展开嗜杀的。直到志愿军几乎打完了五次战役,苏联的装备才姗姗来迟,而此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打了半年之久,中美之间的主要战役已基本结束。这不能不说是斯大林故意消耗中国军事实力的一种手段。

斯大林除了有通过朝鲜战争实现削弱中国军事实力的嫌疑外,老君认为斯大林可能还有另一层考虑就是通过中美开战,彻底消除中美走近的可能。

这也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当时中国内战刚刚结束,美国想通过支持蒋介石获胜控制中国的战略打算失败,至此美国不再信任蒋介石,对败退台湾的蒋介石采取了放弃政策,没有把台湾纳入美国的防御圈之内,这使得蒋介石惶惶不可终日,时刻准备着再次逃亡。而此时新生的中国政府正积极准备统一台湾的最后一战。这种情况下美国与中国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关系,即如果在接下来的中国统一战争中,美军不干预,中美之间就有可能再次走近(延安时期是第一次),这也不是没有预兆的,当初英国等几个西方国家准备承认共产党中国,并准备建立关系的案例就说明一切皆有可能。因此也不排除斯大林拉中美开战有彻底杜绝中美走近的战略意图。

以上文字是老君对68年前发生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留下的一个历史疑问的思索,通过这一思索或许多少能解开中苏最终交恶的根源所在;通过这一思考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当初新中国的困境和胜利的来之不易;通过这一思索我更体会到了毛泽东的伟大,更为感配他伟大的战略胆略和伟大的军事指挥艺术。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绝无仅有的战争奇迹,只此一役毛泽东就足以傲视全球!傲视历史!傲视未来!

相关文章

  • 对斯大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的思考?

    一、斯大林在推动朝鲜战争时为什么欺瞒中国?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68年了,回首那场战争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萦绕在...

  • 认知到行动(知识改变命运)

    行动是服务于思考的,思考后表现为决策。所以在现实世界表现为“决策→行动“”。 思考是大脑对信息依据自己的认知进行加...

  • 2018-05-14

    若按斯大林的方法,中共必败!王明就是斯大林在中国的代表。王明统治中共期间,中共一败再败差点灭亡。斯大林管理经济方式...

  • 抗美援朝战争对我的启发

    学了这堂课程以后,我对抗美援朝战争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前仅仅知道抗美援朝战争这个名字,对这场战争却有很少的...

  • 愚忠不改历坎坷——斯大林亲信莫洛托夫沉浮录(四)

    文|陆霖 08 1953年至1955年,苏联为成千上万在历次清洗中受害的人平了反,对斯大林重新评价的问题被提到了中...

  • “错误”

    能直接批驳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算不错了。

  • 世界杯魔咒 德意志战车的滑铁卢

    德国与苏联,一直是死对头。二战德国也未曾攻下莫斯科,死伤过半。德国世界杯的表现,是否斯大林对德国的惩罚?卫冕冠军首...

  • “铁腕领袖”斯大林

    斯大林性格残暴,列宁在死之前就已经看穿了斯大林的独断专行,可当他想把斯大林从总书记的位置上撤下来时,却已经无力回天...

  • 性病在口腔中的表现

    一.梅毒,分为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梅毒。1,获得性梅毒一期:在口腔中的表现是唇硬下疳,舌硬下疳,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

  • 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

    自古以来人都属于群居动物,群居动物的特点就是喜欢团体作战,习惯集体生活,依赖群体。 面对同样的事情,独自一人时,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斯大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wj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