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可谓是将秋日、夕阳和思乡等许许多多悲情的色彩结合的淋漓尽致,映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抛开远离故乡的游子不说,仅仅是前三段的铺垫,就足够让人感到一丝丝无法言喻忧伤。
这种淡淡的感觉,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和中国一国之临的、却有着和我们截然不同的文化的民族——俄罗斯和它的音乐。
每次听到俄罗斯的音乐,歌曲也好器乐作品也罢,都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那片广袤无垠的平原、无尽的森林以及那轮垂落在地平线的红日。秋风吹拂,鸟雀回巢,麦穗摇曳。
俄国油画作品这一切的一切,都透露着那股淡淡的忧伤。这股情感就算是身处异国风情,可每当打开音响,却都无法幸免。
但俄罗斯的音乐却又和日本古乐的忧伤不同:俄罗斯的音乐,在悲伤中却透露着一种雄厚。这股雄厚伴随着忧伤的旋律,如海浪一般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时而对不公的命运哀歌,时而热血沸腾,是我们在流泪的同时又心往外地露出微笑——这是对悲惨命运的挣扎、是对世界的愤慨,又好似对战争、对灾难的不解,却又无时无刻地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表达的,就如同一个英雄一样。经历过戎马的生涯、见证过亲人战友们的离去。有无着无法诉说的往事、却也有着驰骋疆场的豪情与王者般孤独的内心。
俄罗斯不仅崇尚英雄,还具有独特的英雄主义情怀有独特的英雄情怀当然,我们今天的话题不是像大多数文章那样来评论俄罗斯音乐的风格,而是要讲一讲就是什么,塑造了俄罗斯的作曲家,塑造了这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艺术巨著。
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协奏曲之一。它充分表达了俄罗斯特有的民族情怀和世界级的创作水平。那么现在,就让我从两方面带您了解是什么,给了俄罗斯音乐的灵魂。
第一部分:曲式与理论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是东欧地区,并且最发达的地区多半是在欧洲大陆上。因此俄罗斯的艺术、音乐、绘画、建筑等各个领域最早均是由欧洲传入俄罗斯。这就造就了俄罗斯音乐在结构上和西方音乐的相同(比如七个基本音级构成的基本音阶、大小调的区分以及五线谱记谱等)。故此,俄国的音乐体系与东方的音乐体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和俄罗斯同样是想就音乐表达忧伤的情感,但却却有着如此巨大的不同的原因。
那么音乐体系是什么呢?音乐体系就是一门可以让你从九年义务教育一直学到博士后的,如同工商管理等等一系列学术性学科。它拥有着诸如记谱法、乐理、和声、曲式、配器、作曲等理论课程,亦有器乐演奏、声乐演奏、器乐伴奏、音乐教育等演奏以及师范专业。
但因为我没有学过配器和作曲,所以没法装作很专业的跟你讲上几个小时,并且我相信如果说的太专业读者们也看不懂。所以这里我们就以最简单最易懂的理论来说明。
之前已经提到,西方音乐的基础是由七个自然音级组成的总共24个大调、24个小调(但因为太过困难且有重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42个调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常规作品中看不到有七升七降的调号出现的原因。)所构成。并且在调式中每一个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听觉风味和功能(分别是:T、SII、DTIII、S、D、TSVI以及DVII)。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简单来说说在一个调式中最重要的三个音:T、S、D(I、IV、V级音)。
这三个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T确定着该调式的第一音感(即该音加以其他音辅助便可以确定调式调性)。S和D代表着曲式和声中最基本的连接。
大家都知道,在一般情况下(不做变音为前提),大调会给人一种明朗、阳光、欢快的感觉;而小调则会使人感觉阴沉、抑郁的听觉印象。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大调和小调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主和弦(由I、III、V级构成)的构造是大三度+小三度【大】 / 小三度+大三度【小】。也就是说,它们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先窄后宽”和“先宽后窄”的问题。
但至于为什么会给人不同的情绪感受嘛……心理学问题,不谈~
纵观俄罗斯从古至今的音乐作品,就不难发现f小、c小、a小、e小、#f小、#c小调是俄罗斯人最喜欢在乐曲里使用的调式。这些调式都是在小调中“出类拔萃”的,原因是它们的调号并不是十分复杂,这就使人们听起来更加的质朴,也更能突出小调特有的阴郁色彩。
然而光有小调是不行的,因为这仅仅是一条音乐线条,并不会给人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也没有自我的特色。因此俄罗斯的作曲家们除了经常使用小调作为自己所创作的乐曲的基本调外,还大量运用了西方作曲体系中的和声进行以及连接,并渐渐发展出多样的变化。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D—T在和声和曲式里被称之为解决(当如不止这一种)。什么是解决呢?通俗意义上来讲,解决就是讲一个不谐和的和弦通过变化使整个乐曲更加稳定和顺畅,并通常运用在乐段结尾、乐曲结尾等需要强调主音(T)的地方。
既然要强调的是T,那么解决也会很大得增强主音的色彩。如果主音是大调,那就会更加的明亮;反之则会更加阴郁。
而在俄罗斯的音乐中,解决也通常是作曲家们喜欢的一种连接方式并经常使用。
最后一点则是和声的运用模式。
在西方音乐体系中,专门有一门课程叫做“四部和声”。所谓的四部和声便是将旋律放置于高声部,而其他四个声部则为之伴奏,做衬托只用。意为让乐曲听起来更加饱满、更加恢弘。(当然声部不只有四个,也可以增加。而我们所熟知的巴赫等复调音乐则使用的是复调作曲法)。
如此便可知道,一个忧郁的调式+一串可以衬托感情的连接+一个个由和声声衬托着的旋律=一首感人的、气势恢宏的乐曲。
好了,这段完全让人不知所措的文字写完了,本文也已经两千多字了。下面就是第二个部分,也是我觉得最不切实际的部分——情感部分。
为什么说感情是不切实际的呢?因为感情这东西人人都在说,但真正说懂得却没有几个。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不一样,所产生的感情自然也不一样,更何况是音乐这种抽象的体裁。
但既然有那么多人都在说感情,我们也不能不说。所以下面就来大致说说我自己对俄罗斯音乐感情方面的一些看法。
第二部分:感情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历史相较于世界上的一些古国真的不算长,只有一千年左右。并且在这一千年里绝大部分时间中是属于君主制和农奴制的封建社会体系。大家都知道法国著名的十月革命。1789年巴士底狱的一声炮响改变了人类制度历史上一成不变的君主专制制度,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鸿沟也由此一步步地开始缩小(尽管那之后法国陆续出现了很多革命事件和政权交替,诸如两次复辟、路易·飞利浦七月王朝等等。可正是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陆续出现了很多先进思想家和哲学家,比如卡尔·马克思。可以说最初的那次革命打开了整个欧洲先进思想的大门,历史意义重大。)
而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十月革命,但这却已经是二十世纪的事了。也就是说,俄国的政治制度改革整整比欧洲晚了将近两个世纪。更要命的是:在俄国沙皇统治之下的人俄罗斯,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处于农奴制的社会制度。而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整个俄国的科技相较于欧洲落后许多,并且普通百姓的经济状况也捉襟见肘。
俄国较其他地区人口较少并围绕东欧地区常年征战及东扩,导致整个社会秩序动荡不安,经济也逐年下滑。虽说贵族阶级并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但普通人却承受着征兵、高昂的税收等等困扰。
如果大家对俄罗斯的文学感兴趣,一般都会知道诸如高尔基、契诃夫、阿列克谢·阿尔洛夫、普希金等等的作家或诗人,并且也大概会知道他们中的很多人生活都不是很富裕。
从贝多芬(1770年出生)时期开始,音乐已经逐渐完成了由贵族和皇家的艺术活动向平民发展趋势。但当时处于奥匈帝国统治地维也纳和德国社会却也不富裕,阶级的压迫依然存在并根深蒂固。
举个例子说,贝多芬和莫扎特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作曲家。而他们的生活却并不富裕并且可以说很艰苦。传说莫扎特晚年已经到了买不起牛奶的地步,而贝多芬则会因为只有一双鞋而无法出门。
虽说贝多芬晚期的作品已经表达出了自己对于社会的不难与对命运的不公,但古典音乐的规章注定了他们不能对生活的不易写出非常宣泄性的作品,莫扎特相较于贝多芬更是如此。
但俄罗斯的作曲家们却不是如此。
在音乐传入俄罗斯并达到鼎盛的时候,已经是19世纪。在西方,肖邦、李斯特等众人带领着音乐走向了浪漫派时期——音乐更加作为了人们宣泄情感的手法,作曲更加多样,旋律更加动听,规章似的手段变得越来越少……
这个时期,是肖邦写出第二奏鸣曲等那些不朽名作的时期、是李斯特在舞台上呼风唤雨引得无数人为之倾倒的时期,同时,也是俄国作曲家们用另一种无与伦比的风范将俄国音乐带向世界,并将世界音乐带向俄国的时期。
齐默尔曼: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被安东·鲁宾斯坦认为是“英雄的一生”(YouTube)
正所谓苦难是最好的创作动力。当柴可夫斯基写下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个音符时,19世纪后半及20世纪后浪漫主义时期以俄国为音乐中心的时代已经开始。
俄罗斯的音乐,以其独特且优美的旋律、雄壮的和声、悲壮又带有忧伤的情感迅速享誉欧洲及世界。
他们习惯用音乐来表达周遭的一切——生命的不易、温和的冬日阳光,以及战争的伤痛。也就是说,俄国经历的一切,在他们的音乐中,都能找到。一个多灾多难却永不服输的民族,注定会获得世界的目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