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总觉得应该有不一样的感觉。早上起来,看见一群身着统一绿色T恤的大人和孩子在跑步,叽叽喳喳,表情很欢乐。偶尔有一两个装备齐整的骑行客,悄无声息地快速从身边划过,带着一股朝气蓬勃的风。
仰望天空,有些雾霭,太阳还没有出来。路边行人不多,也许很多人还没有起床,因此早晨显得很宁静。
一也往小区外走,一边心里念叨: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哦!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它应该是特别的,与平常是不一样的。
但是抬眼环顾四周,天还是那个天,湖还是那个湖,路还是那个路,树还是那个树,与昨天并无二致。
我不甘心,总感觉今天应该是不一样的一天。我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才衬得起这新年的第一天。习惯性的先刷刷微信朋友圈,给一些朋友发送新年祝福。然后想约几个朋友喝个茶,朋友说这两天闹疫情,过几天看看形势再约比较稳妥。我当然深以为然,毕竟健康和生命头等重要。
茶喝不了,那就去河边拍鸟,观赏拍摄白鹭的矫健的翱翔雄姿,也算是能应这吉祥安康的节庆。
走到平时观鸟的亲水码头,看见潮水还没有涨起来,河滩上还集聚着成群的鹭鸟。只是天气太冷,它们都有些缩头缩脑,没有天暖时展翅扑腾的热闹场面。
白鹭虽为天地精灵,若不放飞晴空舒展张扬,那独特的美感也就无法展现。
草草拍了几张,有些意兴阑珊,便收起了镜头。为了对得起这特殊的日子,我决定绕河边一圈,作为对新年第一天的献礼和纪念。
怀着节庆的意念走着,我忽然醒悟,自己内心今天是需要一点仪式感。没有仪式感,这新年第一天就显得太平淡无奇了。
想起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活着本来没有什么意义,但你必须给它一个意义。
仪式感是一种纪念、提醒、缅怀、弘扬、强化或者庆祝,能赋予平常的日子一种或庄严或浪漫或悲情或欢娱的氛围和意象。常常通过气氛渲染实现一定的价值认同。仪式感可以赋予平常的人和事以一种特殊的意义,让平凡的日子显得与众不同。
人类自古以来就需要仪式感,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仪式,衍生了无数千姿百态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现象。
高中毕业准备去外省上学,临行前,父母专门杀了一只鸡,又做了一锅我平时爱吃的阴米煎鸡蛋,以最拙朴的方式给我饯行。这也隐含了一种能够意会的仪式感。大学毕业准备南下工作,同学聚餐道别,一边唱着“临行喝妈一碗酒”,一边碰杯,干下三杯啤酒,也是一种壮行色的仪式。
春节吃年夜饭时要焚香祭酒,敬拜祖先,更是普通百姓家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仪式感对人类文化心理来说,似乎不可或缺。但仪式感太多,又容易沦为流俗,成为繁文缛节。不加节制的仪式感,有时候会沦为一种自嗨和yy式的闹剧,沦为一场笑话,成为日常生活的额外的负担。这叫过犹不及。
曾有一个特别注重仪式感的浪漫女人,嫁给了一个专业技术出众的码农,可谓金童玉女,郎才女貌,羡煞无数亲朋好友。
无奈女人新年要有春庆,元宵要过中国情人节,2.14要过西方情人节,七夕要过传统情人节,生日要有蛋糕和礼物,结婚纪念日要有烛光晚餐,后来发展到相识纪念日要庆祝,恋爱关系确定日要有仪式,把个理工男码农折腾得七荤八素,苦不堪言,直想逃离。
作为人类的文化心理需要,仪式感有时必不可少。但只有适度并出于真心和虔诚的仪式感才有价值。否则只会成为一种无甚意义的自嗨和负累,徒耗时间心力和资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