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老家,我发现二婶家的三个孩子幸福指数很高,尽管都在农村,也并没有很好的工作,却能相处的很融洽,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与存在感,这与村里的大环境有点格格不入。仔细来看,却并不意外。
总体来说,我婶家的每个孩子都能被尊重。
我婶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和老二是闺女,老三是儿子。
老二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龄剩女”,我婶和叔并没有从心理上排斥她,认为丢脸什么的,而是全身心接纳她,尽管外人有非议,却都是我婶跟我叔在承担。
老三找的对象不合适,我婶叔不鼓励他迁就,反而让他勇敢放弃,鼓励他会有合适的人等着他。在农村,到处都是娶不上媳妇的男孩,我婶家这种还“挑三拣四”的行为惹起很多非议。可是又怎样,其他人照样娶不上媳妇,而老三,最终还是娶到了条件更好、性格更合得来的女孩。
我婶永远相信自家的孩子是最棒的,最优秀的。正因为笃信于此,我婶不受媳妇拿捏,她在这个家活的非常硬气。
而在我们家,当年两个孩子不结婚,父母第一个跳出来指责我们;闺女不出嫁,父母隔三差五就有有形无形的言语羞辱。红白喜事上,别人的玩笑开过了,父母第一个跳出来指责自己的孩子,反而是我叔借着酒劲全力维护我们。
我父母都是各自家庭中的老大,是长子、长女,他们极力维护这个社会运行的道德规则,儿女的感受在他们心中的天平上一文不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607/cda2808e5d85064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