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我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发现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动态。
近期,雷波县在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常规监测中,向省疾控中心送检了一例疑似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6月11日,省疾控中心经初步检测后,送中国疾控中心确认。
后经国家实验室进一步检测,确定为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目前,患儿粪便样本检测结果为阴性,无脊灰体质,走路、跑步姿势正常。
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
2、开展该类病例主动搜索,凉山州及周边开展该类病例主动监测;
3、开展接种率评估和抗体水平监测,凉山州及周边开展抽样调查;
4、开展脊灰疫苗接种工作,凉山州全面开展适龄儿童脊灰疫苗接种,周边开展查漏补种。
尽管感染范围不大,但官方非常重视,究竟什么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到的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这是一种在中国销声匿迹了6年的脊灰疫苗衍生病毒,这次在四川重现江湖,国家面对这次事件,已启动了应急措施,紧急调拨了160万支脊灰灭活疫苗去当地预防疫情,如果当地的儿童不配合这次的应急接种,将会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来追究个人的犯罪行为。
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是指疫苗中的活病毒引发的小儿麻痹症;即当儿童接种疫苗后,身体会排放疫苗病毒,如果儿童获得的免疫存在严重的不足的时候,所排出的疫苗病毒可能会在长时间持续传播,而疫苗病毒生存的时间越长,则可能会发生基因变化,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疫苗病毒在基因上可转变成可致人瘫痪的形式,即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事实上,Ⅱ型野生脊灰病毒已经在1999年完全消灭了,像这次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已经成为了脊灰病毒卷土重来的最大威胁。
脊灰病毒也叫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毒,而脊髓灰质炎又有个很熟悉的名称,“小儿麻痹症”。
这种病毒传染性很强,会侵袭神经系统,在短短几小时内可以造成全面性的瘫痪,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
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可会出现4种表现:
1、隐性感染(无症状型)
隐形感染占所有感染中的90%-95%,感染后不会有症状出现;
2、轻型(顿挫型)
轻型占所有感染中的4%-8%,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咽喉不适、咽喉充血、扁桃体肿大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部不适等肠胃不适症状,也会出现头痛、乏力、关节、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的症状;
3、无麻痹型
无麻痹型除了出现轻型的症状之外,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但不会出现麻痹;
4、麻痹型
麻痹型占所有感染中的1%-2%,除了无麻痹型的症状之外,还会出现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及脑神经的病变,导致肌肉麻痹。
脊髓灰质炎的病例中,每200例就有一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而在瘫痪的病例中,有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3种,Ⅰ型、Ⅱ型、Ⅲ型。
脊灰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用品、衣物、玩具都可传播脊灰病毒。
预防脊髓灰质炎,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消毒来阻断传播方式之外,注射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
实际上,脊髓灰质炎已存在了数千年,最早可追溯至埃及第18王朝,约前1543-前1293,最早的医疗文书记载在19世纪处。
直到1988年,第四十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全世界消灭脊灰的决议;自启动之后,全球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在数量上减少了99%以上,从当时125个国家流行估计有35万例病例,下降至2013年的406例病例;
2014年经调查,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仍有脊髓灰质炎在流行,分别为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脊髓灰质炎可防难治,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我国在2000年已确认已成功阻断野生脊灰病毒的传播,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无需为本次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恐慌,做到正确认识该传染病、不传谣、不夸大,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如有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到医院接受检查。
版权声明丨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
数据资料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