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幼儿园,孩子们就踏入社会的第一道门槛。初涉江湖的小小孩们,难免冲撞,没礼貌,闹纷争,丁零当啷拖泥带水,挤兑,划圈子,恶作剧,大欺小,男欺女。虽然老师偶尔会充当断公道的角色,但更多的是教孩子保护自己和珍爱他人的处世之道,毕竟谁也罩不了孩子一辈子啊~
德国教育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教导生活规则,类似咱们小时候的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其中有一条关于孩子相处的规则,对孩子特别重要。
图源:7mindsets.com
规则:尽量不要去伤害别人 我不扔东西砸别人, 我不把别人弄痛, 我不骂别人,不捉弄别人,不嘲笑别人, 我接受人家说“不”和“停”(当别人说“不”和“停”的时候,我要懂得这个界限)。
在这一条上,着重强调的是“我”,如何去尊重别人,如何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不去伤害他们。
米拉迄今为止运用最好的德语是"Nein!不!"和"Hör auf!住手!",她每次的大喊大叫,能把对她不利的孩子吓一大跳,坚定的态度,还能引得老师转头注意到她。
孩子小的时候,德国老师会教他们,最重要最需要掌握的,最简单有力的词语就是这两个:“不”和“住手”。每当孩子阐述不清楚事情缘由时,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时,在任何人惹毛了你,让你做任何不愿意的事情时,请大声表达出你的态度:不行!住手!
之后再来解释也好,调和也好,老师对另一个小朋友会说的是,米拉不愿意,请你不要这样对她!这时候这条规则就起作用了,要“听得懂别人说Hör auf(住手!)的意义”!要懂得在别人拒绝时,保持距离!
昨天接米拉去跳舞,我们在更衣区换鞋穿外套。那边有一排排的衣架,隔壁排传来女孩子的喊声“Hör auf!(住手)”,我探了个头。
两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换衣服的地方推搡,都光着脚,卷发女孩明显强势一些,因为短发女孩推不动她。
没有实质性的冲突,两个孩子力量都不大,也没有特别强欺弱的殴打,我没有插手。
不了解情况时,最好不要立刻参与干涉孩子们的冲突,孩子们需要自己解决问题的途径,空间,时间,还有在这过程中学会的成长,而不是被指责。
米拉班的老师艾莉莎正好从身后经过,弱势的短发女孩急速摆脱了卷发女孩,冲了过去,抱着老师的腿大声喊aua(“疼”,德国幼儿园小孩都用这样的象声词表达疼痛),并泣不成声。
孩子做的很对哦,大声呼叫,寻求更强势的帮助。
我当时心里暗想,每个娃都是戏精附体啊。她并没有在争执中示弱,虽然占据下风,但并没有哭,她只是打不过另一个女孩。我和米拉在旁边换衣服,没有太被惊动。
卷发女孩虽然更强势,但毕竟是个孩子,看到老师准备介入,声音软了下来,她没有解释发生了什么,她说的是:
“我们度假时去沙滩,光脚丫子也会疼。”
这个说法很有趣,她想说那个女孩的“痛”,没有什么了不起。
这个时候我们大人如果被激怒,认为你把别人弄痛了,还不立马承认错误,那就太早太轻率下结论了。
短发女孩仍然在哭,并紧紧贴近老师的腿,厉害的卷发女孩仍旧坐在换衣服的凳子上,抱着自己的一条腿,埋着头扯自己的裤脚。
这时候老师的表现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她没有蹲下来特别郑重地跟两个女孩讲道理,也没有分析问题,更没有指责和偏向,而是用一只手掌轻轻的压在抱着自己的孩子的背上,另一只手漫不经心的整理着身边的衣服架说:
“嗯哼,这里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
一直抱着老师大腿的短发女孩说话了: “她把我脚丫子弄痛了~!”
我们不妨多听听孩子们在说什么,胜过赶紧麻溜的解决问题,反而会帮倒忙给孩子间树立矛盾。
其实到了这一步,寻求帮助的女孩和强势的女孩各有一次解释的机会,但都没有说清楚,谁先招惹了谁?而是一直在强调“弄痛”这件事。
艾莉莎老师蹲下来检查了短发女孩的脚,发现并没有大碍,用一只手摸着女孩的头说,Lisa, weisst du, Indianer sagt, Aua macht Stark(莉莎,你知道吗,印第安人说,疼痛让人变得强大)!
然后转头对卷发女孩说,Anna, Lisa hat Aua(安娜,莉莎觉得痛)。Wir haben Streitregeln: Ich tue niemandem weh.(我们有"争吵原则" :我不去弄痛别人)。
劝架人很中立,很有耐心,并且提醒孩子们触犯的规则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而是有规可循的。
老师真是聪明啊,她没有打算把矛盾小事化大,上升到霸凌或者谁对谁错的角度来劝架,甚至也没有强调必须马上“道歉”一说,而是尽量的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哪里做的不对,如何疏通,解决冲突。
两个孩子一直对望着,没有从老师那里听到责怪和一分为二的判断,但好像也解决了纷争:卷发女孩不应该再做让别人痛的事情了,短发女孩不要因为痛太沮丧。
图源:www.babyartikel.de
我听到印第安人这句话就笑了,老师和我相视一笑,说,孩子们很需要时间自己体会,自己成长。
德国幼师们有一套他们在处理儿童争执时的(劝架)教育规则Erziehungsregeln:
01 Nehmen Sie sich Zeit.
别急着劝架。 为发生冲突的孩子留出自己的时间,直到解决完问题。
02 Bleiben Sie neutral.
保留中立态度。 不要偏向任何孩子,也不要说出诸如“你是大孩子,所以你应该让着小小孩”这种话,更不要说,“我记得你,为什么每次打架都有你”,对调解无利。
03 Seien Sie geduldig und sachlich!
保持耐心和实事求是。 每个孩子都允许阐述他的观点和立场,他们都有权利来描述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请一直保持冷静的态度。
04 Hören Sie aufmerksam zu! Wo liegen die Differenzen?Hören Sie sich den Standpunkt jedes Kindes an!
请仔细聆听,孩子们说的有什么不同?聆听每个孩子的观点。 争执的双方有什么利益伤害?是受到了侵犯,受伤害,还是有误会?聆听每个孩子的立场,但要警惕先入为主的概念。
05 Beachten Sie die Streitregeln und erinnern Sie die Kinder daran!
提到“争吵规则”,并点醒孩子们应该遵守。 这样可以在你协调争议时,让孩子们意识到违背了什么,还可以给他们解释道,在任何事情面前,我们都需要遵守规则,它可以帮助我们冷静的谈话和寻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06 Regen Sie Lösungsmöglichkeiten an!
给孩子们几个解决方案的建议。 问问他们,这个方法如何,怎么做能让大家都满意呢?搜集这些建议,然后让大家最后选择。通过抛出去这些问题,可以很好的转移注意力。
07 Treffen Sie mit den Kindern eine Übereinkunft!
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出今后都会遵守的解决方案。 与孩子们一起约定,如果决定了选择这个解决方案,就要一起遵守。
其实不仅老师适用,在家里,面对多个孩子时,常常也需要家长作为中间人出现,这套规则很好的解释了如何帮助孩子们解决难以避免的纷争:
大人心平气和的为孩子们留出时间,倾听对话,找到触犯的规则点,疏通矛盾,提出建议方案,给孩子选择权,制定规则并遵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