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刻在骨子里的故事
和那些我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就以《皮囊》中的这句话来开头吧。
我其实不知道说些什么,但有些话是一定要说的。就当作疯人自言自语罢。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温暖的人,一直希望自己的文字可以给别人带去温暖。
但就目前而言,却不是这样的。不会说安慰别人的话,不会照顾别人,越来越强烈的挫败感,压抑得不行。
很多道理都挺明白的,说给别人听也挺容易的,但一旦发生在了自己身上,便只能把自己往死胡同里逼了。就像我室友恨铁不成钢的话,“你早晚要把自己逼死”。
“你最近咋啦?你丧的好厉害,丧气满满。”“你都不说话,你好高冷啊!我都觉得和你有距离感了。”
也不知道怎么了。不想说话,但想找人聊天,你说我听的那种。
我可以因为老师下课时间没有休息而烦躁不堪,可以因为有人给我的蚂蚁森林浇水而阴霾突散、、、是的,莫名其妙,像个神经病!
也不愿找人说,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这段时间大家都“自闭”了。不好给人填一些担忧。
还有一个原因。我想独立一点,想勇敢一点,想一个人扛过去。虽然就目前看来,有些失败。
在没上大学之前,在没做这个部长之前,我一直觉得我是个独立,会照顾人,会安慰人的人。
我离开四川来南京的第一学期,没有哭着向爸爸妈妈打电话。家里人在此之前,坚信并且肯定地以为我过不了多久就会向家里哭诉的,结果显然让他们失望了。
所有人都不喜欢孤独,但总要熬过以青春之名的苦。
我想像个大孩子,像个成年人。
虽然2018年过的挺糟糕的,2019估计也糟糕。但这样也挺好,总叫我看清了一些本质上的东西,也可以时刻记住伤口撕裂的痛。
之前总爱写些关于情爱的东西,以至于写出来的东西”软绵绵的“。颇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东西越来越压抑了,小伙伴看了还笑着说,这不是你的风格。
原来一直想改变写作风格,可不知不觉中改变之后竟生出一丝悲凉,像被火烧光的草原般荒凉,只是不知春风何时又绿这欣荣。
什么都在改变,什么都该被湮没在时间的洪流里。
“我躺在小荷塘的长椅上
翻开笔记本盖在脸上
不让阳光偷窥到我的情绪
任由它撒娇或是威胁
懒得顾及来来往往的人的眼光
风在耳旁叫嚣着,还夹杂着些许寒意
撕扯着枯了的,呈褐色的梧桐叶
借此发泄
所有人都不喜欢孤独
却总要熬过那借青春之名的苦
然后,躺在长椅上
阳光洒满荷塘,波光粼粼
风与小麻雀窃窃私语
等星辰落幕匿于黎明
等梅花开败散入春风”
倒真有些怀念我的童年时光了。
那时候,爷爷还在,外婆还在。我受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我还是那个笑起来甜甜的小女孩,也不识人心。
时间啊,就请你慢一些吧,再慢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