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职业身份”应该是一种实践,是一个对你“可能的自我”进行测试、检验和了解的过程。
———埃米尼亚·伊瓦拉《转行》
小鱼学生的画:城市印象上周末和闺蜜聚在一起聊到她最近的转型,很是感慨,也是受埃米尼亚·伊瓦拉《转行》这本书的影响,突然对生涯的选择和行动有了新的认识,所以上个月开启了幸福“她”计划,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做一个转型故事的收集者和记录者,帮助并陪伴32位职场女性重塑崭新的自我”,今天先从闺蜜的转型故事开始写起。
小鱼,4岁娃妈,现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美术老师,即将离开一家机构开始成立自己的美术工作室。
十年之前,初识平面设计师
我和她相识的十年前,当时作为同一批新入职大学生从天津来到了河北,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实习,一共30个学生被分在不同的部门,她在总部做平面设计,我在商业地产做人力行政助理。后来实习结束,小鱼被调到我们商业会展做设计,在一个部门后接触的时间更多了,我们一起经历了商业地产从0到1的很多故事。
那时候我们还住在公司集体宿舍,经常下班后一起聊天,慢慢发现有很多共同点:家里都不富裕、又都排行老二、有着强烈而厚重的家庭责任感、大学班委、爱折腾闲不住……印象最深的有几件事,因为她家里五个孩子,虽是老二,但硬是扛起整个家庭的很多责任;大学时期多次组织去山区支教,接手管理贫困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平台文印社,还经营得风生水起;做设计期间也深得领导重视,沟通方式和技巧特别成熟有分寸。
小鱼老师在支教五年辗转,遗失的职业身份
一年多以后,我们都陆续离开了那家公司。我回到天津继续读研实习工作。她也开始了长达五年辗转周折的职业和人生经历:她先后在三四个城市工作生活,做过幼儿园园长和办公室文员、开过服装店,最后还是选择回天津定居结婚买房生娃,因为没有老人帮忙又不得已成为一位全职妈妈。
2016年初是她最迷茫的一段时期,一方面是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自我价值感缺失的精神压力,全职在家带娃一度让她感到异常焦虑抑郁,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本来一直有自己创业的想法,但因为时间精力和资源的匮乏,压迫得她不得不向现实屈服。
有一次闺蜜很认真的向我求助,希望我用专业的生涯咨询帮她走出困局,其实我知道她当时最需要的不是专业的测评工具和技术,而是找回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虽然也给她提供了一些人格测评工具作为参照了解自己,但更多的是通过成就事件叙事方式,让她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成就感。
小鱼的画
赋能推动,是一门学问
有时候,答案往往就住在来询者自己的心里。只是需要通过别人的提问和引导才反过来看见自己。通过对话,闺蜜很快发现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是平衡问题,角色的分配状态不满意了,开始觉察调整,寻求支持系统的帮助,老人过不来暂时就把孩子放到老家一段时间,舍不得也要做出取舍,等自己状态调整好,职业有了方向或基本稳定再接回来;或者再找人帮忙看或者送到幼儿园托班,总之先把自己的时间腾出来,才是第一步。
这个问题想明白了之后,紧接着开始聚焦到转型定位的方向上,是创业还是重新找工作,创业做什么行业产品,找工作能找什么职位……到了这一步就不是自我反思就可以想明白的了,必须结合自身能力经验和资源做盘点和调查,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快速识别哪些是机会、哪些是幻想。
于是,闺蜜把娃的问题解决之后,又从绞尽脑汁的空想中开始一点一点迈开尝试和探索的步子,先后去义乌和广州调研产品,链接圈中同学朋友,转了一趟之后暂时放下了原来的创业念头,一是资金限制,二是时间的投入更没有办法平衡照顾孩子的想法;这样的尝试更加直接的反应了她当下最看重的价值是什么。
提到找工作,闺蜜更是头疼没有方向,间段了几年的职业生涯,求职方向很迷茫,设计已经好久不碰生疏了,办公文员跟毕业生没法比。我们就从兴趣特长和优势能力入手,聚焦到母婴行业的采购或美术培训机构的老师或运营,因为她有画画的功底、服装店的买手和幼儿园园长的管理经验。按照这个思路,开始投递简历面试,推荐链接相关的人脉,去参加培训活动,就这样慢慢的她找到了离家近、上课相对自由、风格有很喜欢的一家美术培训机构,虽然面试时能力没问题,但被卡在了老板对她年龄和稳定性的担忧上。我支持她主动表达诚意和决心,如果是自己想要的,就努力争取这个目标做到全力以赴,不让自己后悔。
小鱼老师的画美术老师,重塑崭新的自我
幸运的是,她终于打动了培训机构的老板,加入了这个团队。但起初却经受了各种考验,被排挤、不重视、培训机会被占、低试用工资、分很少的学生……在最初的半年里,我都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撑她一路走下来的,经常她是办公室里最后一个走的、她是回复家长问题最多的、她是给孩子们课堂教学时间最长的、她是写画室作品公众号文章最认真的……
就这样,慢慢的她用行动告诉大家,虽然不是美术学院毕业的,虽然没有其他的老师年轻,但她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她最懂孩子需要什么,最懂家长关心什么,她开始研究儿童心理学,考取教师资格证,学习每一种绘画手法,自主研究开发教学课程。三年后,她成了这家培训机构最抢手最热门的老师,她带的学生最多、她的学生作品最灵动、她的学生家长最喜欢跟她交流孩子在绘画及性格方面的成长……同时,这份工作对她而言早已不只是工作那么简单,她已经深深的热爱上这份对美的教育,对孩子沉浸在绘画世界里自由创作和表达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是,她也明白,未来她要的是什么。
因为培训机构老师的三年里,她没有了周末,失去了和宝贝女儿一家人的周末时光;另一半也因为她而选择更多的时间精力照顾家庭和孩子,职业方面不敢有大的变动。在这三年中,她也有过很多次离开自己创业的想法甚至尝试筹划,但每一次都有各种各样的纠结和担忧,看着周围很多陆陆续续来了又走的老师,她几乎是做的最久的一位了。
也许现在时机真的到了,另一半职业变动,促使她下决心离开。走之前,她还对百十余位家长一一给予特别的反馈,单独微信嘱咐而不是群发。她承认,三年来陪伴孩子们的成长,离开时可能是自己更舍不得他们,所以才每次做走的决定都那么难。也许孩子们的适应能力超强,离开她一样继续他们的绘画之旅。
小鱼老师的画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种生涯转型的理念,往往我们会陷入一种先计划再开始的误区,包括一些职业咨询的建议里,也会常规的让我们先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过多的反省可能会导致“行为瘫痪”。就像小鱼老师一样,每一次行动起来,才是真正转变的开始,自我的反省和纠结,除了在一定程度上赋能以外,对实际中的转换作用微乎其微。
因此,《转行》的作者埃米尼亚·伊瓦拉给出我们重塑职业身份的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实验性的尝试,探索可能的自我;
第二步,建立新的人脉关系;
第三步,寻找职业转型的意义,讲述自己的故事。
因为,本质上,职业转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