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和伙伴们共读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时,一个伙伴分享了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她所在的学校是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都有学生的特殊学校,其中有一个在班级里面非常“特立独行”的一个学生,他一直我行我素,不管老师付出多少耐心、爱心、包容、理解、接纳,他就是不给与回应。老师的要求在他那里也是风过无痕,但是在这个学校里,接触过他的每一位老师都没有放弃对他的努力和关注。
他上了学校的职业高中部之后,学校在校内开了一个面包店,为学生在就业前提供真实的实习环境,以便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这个学生进入面包店开始实习之后,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非常认真地学习,对实习工作非常感兴趣,负责管理面包店的经理也非常关注这个学生,经常会提醒他很多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但是他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
一次,这个学生随便拿起一支笔在记录本上登录客户信息,经理提醒他不能随便拿一支笔写客户的名字,因为很多人会在意写自己名字的笔的颜色,但是他没有听。还是随便拿着笔就开始写。一天他在登录客户信息时,遭到了客户的强烈不满,最后经理出面才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虽然这个学生并没有说什么,但是从此之后,每次经理提醒他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时,他都会认真地去执行,不再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做法。
听了这个案例后,我很有触动,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这个孩子发生了真正的变化?老师的关爱、付出、接纳、帮助、理解一直在他身边啊?可是他并没有反应。这次为什么他自己就开始转变了呢?或许那是因为他自己真正意识到了经理对他的提醒是正确的,他自己亲身经历了生活中的真实情况,他才在心里真的接受了身边人的提醒。
其实这个事情本身并不复杂,一个人只有真正相信了,他才会接受,接受了他才会改变。想想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那么为什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我们就始终对此难以轻松地全然接受呢?是因为我们付出了他就得回应吗?是因为我们关注了他就得改变吗?是因为我们提醒了他就需要和我的预期保持一致吗?是因为我们接纳了他,他就需要向我们证明我们的做法是对的吗?是因为我们理解了他,他就需要用行动给出反馈吗?那么我们的那些关注、付出、爱护、帮助、理解和接纳是有条件的吗?我们是在做一种潜意识中的心里交换吗?我们是想要他必须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生活吗?我们觉得他没有和我们想象的样子一样就不对或者是不应该吗?
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我们自己也一样。每个特别的人背后一定有他特别的原因和背景,我们在陪伴的过程中是想要改变他们还是只是做好无条件的陪伴和支持呢?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忽然就感觉自己心里也轻松了好多。曾经让自己特别放不下的一些事情变得不再让我焦虑和担心,一个人的成长最终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们是不能替代的。不管我们认为哪些需要做,哪些不应该做,那只是从我们自己的经验出发,是我们自己走过的路得到的感受。没有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是不能让一个人必须要接受的。而我们是从过去走过来,我们并不知道未来的样子,所以就让孩子在每个当下自己去感受,相信他们会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一个人不会因为别人的要求或者提醒真的发生改变,除非他自己意识到他需要改变了。改变是从内在发生变化开始的,我们不要再用特别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只是有些人的与众不同是大众化,有些人的与众不同是个性化的,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