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揭题 直入情境

作者: 苏娜一林夕 | 来源:发表于2019-12-28 21:27 被阅读0次

        跟着余映潮老师学习教学设计

一课开始,需要导入。平时上课对课堂导入不重视,先检查字词,接着整体感知文章,然后品读,这是上课的常态,也成了一种套路,从没思考过导入的设计,读了余映潮老师导入的巧妙设计,蓦然回首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没有研读的深化,没有独特的思考,没有创新的设计。

今天,跟着余映潮老师从导入学起。感受余映潮老师高超的教学技巧和不凡的教学灵感。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在“导入”的设计上,有一种毛病叫“缓入”。所谓“缓入”,就是教师用放录像、听录音、讲故事、做漫谈、猜谜语等方式由远及近地缓缓地将学生引向课文。这样的方式耗时一般在5分钟以内,个别“侃”得厉害一点的则超过了5分钟。这对于以分秒来计算的极为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来说,则多少有一点浪费。

余映潮老师说:“如果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

另一半的成功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进入课文的情境,即“开课揭题,直入情境”。它一方面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品读课文积累语言的时间,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诗意设计艺术思考的机会,同时让“课始”这个环节显得简洁、洗练,语文的情味浓郁。

下面是余映潮老师的教学实例。

例一,《律诗二首》的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两首古诗,同学们能不能用艺术的、优美的语句将“我们要学习诗歌”这个意思表达出来?

生:诗歌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朗读品析诗歌,让诗歌进入我们的情感世界,我们能够认识诗人、领会诗意……

师:大家说的意思可以这样表达:今天,我们与诗人相遇。

师:我们今天的学习活动就是:1.与诗人相遇;2.和诗人同行;3.对诗人说话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巧妙地引出课堂的三个环节,让学生对这节课的设计有个整体印象)

例二,《夏天也是好天气》的导入:

师: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一(学生大声齐说课题:夏天也是好天气。)

师:如果有人说夏天不好,那么你读这个标题时,哪个字要读重一点?

生:(齐说)“好”字。

师:一起试一遍。(学生齐读课题,重读“好”字。)

师:如果人们说春天、秋天都是好天气,而你要说夏天也是好天气,那么读这个标题时,应将哪个字的音读得长一点?

生:(齐说)“也”字。

师:请试读一次。(学生齐读课题,将“也”字读得长一点。)

师:再来读一次,将上面两次读的体会结合起来。(学生齐读课题,“也”字拖长,“好”字读重。)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夏天也是好天气”吧。

(标题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对夏天的喜爱之情,为后面的“朗读体味”教学做铺垫。)

例三,《故乡》的导入:

师:课文练习一中有这样的话:“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我们能不能用课文中的内容来替代这段文字中的“故乡”呢?

师: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种生活。

生:一种是记忆中的生活,一种是现实目睹的生活。

师:小说实际上写了两种情感。

生:一种是记忆中的情感,一种是现实感受中的情感。

师:小说实际上写了两种交往。

生:一种是记忆中的交往,一种是现实感受中的交往。

师: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杨二嫂。

生:一种记忆中的杨二嫂,一是现实目睹的杨二嫂。

师: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闰土。

生:一是记忆中的闰土,一是现实目睹的闰土。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品读课文中写“现实目睹的闰土”这一部分。

(用替换的方法,让学生对长篇内容重点的提点,对后面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例四,《狼》的导入:

师:学习文言字词,方法之一是联想成语法。学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加深理解、扩大积累。如“狼”字,大家就可说说有关狼的成语。

生: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心狗肺,如狼似虎。

师:你们看,都是贬义词。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狼》,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狼、什么样的屠夫。

(理解了成语的感情色彩,学生对课文中的狼有了初步的定位。)

从细节上看,上述导入有着如下的意味:

1.引导巧妙,手法生动;

2.语境美妙,气氛活跃;

3.师生互动,指向明确;

4.时间极短,内容丰厚。

余映潮老师从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朗读的指导,文章内容的提点,用成语来加深文章理解不同文体的不同导入方法。导入的设计应根据文体来设计,应顺接课堂设计,它还起到引领作用,可见导入的设计也是课堂设计的关键一环,不容忽视。

就如余映潮老师说:“语文课开始的第一秒钟就应该是在学习语文。”

相关文章

  • 开课揭题 直入情境

    跟着余映潮老师学习教学设计 一课开始,需要导入。平时上课对课堂导入不重视,先检查字词,接着整体感知文章,然...

  • 03.开课揭题,直入情境

    开课不主张“缓入”,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以开门见山为佳。引导语的设计在于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而并非引发学生的赞叹。...

  • 开课揭题,直入情景

    在课的导入方面,有一种理念叫做激趣导入。所以在导入新课时,老师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费尽心思采用多种方法,...

  • 读书回顾

    1.同一片森林里,小树在生长,大树在成长。 2.《饮湖上初晴后雨》 谈话导入揭诗题 移情解题入情境 初读感知明大意...

  • 南画大师田能村直入书法巜闲资寿》

    南画大师田能村直入书法题斋号《闲资寿》软片,尺寸:61cmx25cm。款识:直入山樵,启首印:直入山下人,款印:直...

  • 南画大师田能村直入书法《闲资寿》

    南画大师田能村直入书法题斋号《闲资寿》软片,尺寸:61cmx25cm。款识:直入山樵,启首印:直入山下人,款印...

  • 情境德育,温润入心

    阳春三月,万物光辉。春天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款款走来。六五班的孩子们也甩起了胳膊,迈开了步子,昂首挺胸向着美妙的春...

  • 入题

    年纪大是不是会多想,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白天的纷扰,可以文思泉涌,酣畅淋漓的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且第二天...

  • 《老残游记》:赃官可恨,如此清官更可诛!

    “ 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 仙吏谪落人间 以出世的心去行入...

  • Head First 设计模式(13)真实世界的模式

    模式是在某情境下,针对某为题的某种解决方案 情境是应用某个模式的情况,应该是会不断出现的情况。 问题就是在情境下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课揭题 直入情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ke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