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0122/1f9a67588c3e10bb.jpg)
文/猫言
一
你还记得幼时写的作文《我的梦想》吗?
近日,一个号称史上最坦诚的小学生演讲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的五年级小男孩,在家长和同学的注视下,发表了两分多钟的《我的梦想》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他直言不讳,宣称:“我的梦想就是发财”。
网友们纷纷表示,想亲切地抚摸那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小屁孩,好好读你的书去,你那个狗屁理想叔叔阿姨们一把年纪都没有实现!”
如今早已不是人人以能成为科学家为理想的时代。普通人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难以跟上一线城市房价的涨幅。理想在现实中碎成了一地玻璃渣。
那么,作为在理想与现实中夹缝生存的年轻人,我们究竟是要仰着脖颈儿欣赏黑暗中的明月,还是要低下头颅捡起路旁隐藏的一枚六便士硬币?
毛姆的《人性的枷锁》一书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
二
《人性的枷锁》是英国作家毛姆的半自传体小说。
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不得不寄居在伯父家。上学以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
主人公菲利普幼年丧失双亲,从小寄宿在做牧师的伯父家中。
因为坎坷的身世和先天跛脚的顽疾,菲利普在学校难以融入集体。为了寻求解脱,他放弃了考取神学院的机会,执意去海德堡读书,并在那里认识了生命中第一个异性。离开德国后,他去伦敦做了一年的会计学徒,在期间发现自己更向往艺术的生活,于是他前往巴黎学习艺术。
结果现实残酷地表明,他不适合艺术,于是他进入医学院,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医生。
在医学院期间,他认识了米尔德里德,一个美貌而无知的餐厅女侍应,开启了自己无望而失控的单恋。最终,在好朋友的关爱下,他摆脱了宗教束缚,放弃了迷茫的理想追求,迎来自己人生崭新的篇章。
本书着重描写他如何在现实的桎梏之中摆脱宗教束缚和小市民思想,寻求到人生的真谛。
三
幸运的是,故事的最终,主人公菲利普终于与撕裂的理想妥协,找到心灵归宿,得到安稳温暖的生活。
故事虽然发生在上个世纪的英国,对我们现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仍然有不同寻常的指导意义。希望看完故事的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该仰起脖颈欣赏明月,还是低头捡起六便士硬币?
屈原曾咏叹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性的枷锁》讲的也是一个少年人追寻理想的过程。他和我们的大多数一样,家庭出身并不太好,只能靠自己奋斗;一开始没有自己的目标,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追寻的梦想过于虚无缥缈,不切实际,只能在现实和理想中挣扎求生……
本质上,《人性的枷锁》中的主人公,到最后都没有过上普通意义上成功的生活。令人动容的,正是本书传递的精神:即使身处黑暗之处,在低头捡起六便士之时,也要抬头看看自己的天上,明月依旧。
四
本书作为传统的英国式成长小说,达到了一定的公众教育意义。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书中剖析了一个年轻人追寻理想的心路路程,强调了奋斗的意义,弘扬了善良、勇气等高贵品质。
我们将从以下四个主题共读毛姆的《人性的枷锁》:
①惨绿少年:苦难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
②初入职场:选适合你的职业,还是你喜欢的职业
③世间冷暖: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④苦尽甘来:最好的婚姻,是我懂你的不容易
END-
我是猫言,喜欢请给个小心心❤,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啦。
网友评论